参加完武侯小学、中学的开学仪式后,岳沐辰还献给了朱至澍一样东西。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kswxsw.com
正是朱至澍之前吩咐岳沐辰、让他编撰的书籍:《陕西战役全传记》!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编撰,这本记载着陕西战役全况的书籍终于出来了个轮廓,如今第一版的通稿己经出来了,只等朱至澍等人审议定夺后,就可以排版印刷出版了。
届时,西南的影响力将站上更加高的一个台阶;
同时,西南军队在西海的盛名和形象,也将更加的伟岸,西南也将更加有凝聚力、向心力。
整个通稿足足有十余万字,虽然放在后世只不过是一篇中篇小说的幅度,但是放在现在,却己经是很不得了了。
哪怕现在西南的排版、印刷技术己经非常成熟了,但预计等正式版本勘发之后,也将会是厚厚的一本。
除此之外,岳沐辰还额外给了朱至澍一个惊喜。
那便是独立于《陕西战役全传记》之外的,一个个鲜活人物、一场场艰难战事的短篇通稿。
这不就是后世的故事会、或者说是记事文吗?
这种短篇的记事型短篇文章,更加适合大众看,对宣传西南的赫赫战功、以及这次战役中涌现出来的突出将士、凝聚西南的民心有重要作用。
毕竟多达十余万字、采用纪传体、厚厚一本的《陕西战役全传记》,是需要一定的阅读功底的人才能消化吸收的了的,对于大部分的大众来说,并不友好。
而且,这种短篇文章,还可以充实到小学、中学的教材里面!
让对战争、对军功、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尚武精神、爱国精神融入到这些娃娃的骨血里,假以时日,培养出来的这些人,必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好!”
“做的不错,看得出来岳卿是花了心思的,这份功劳本王记下了。”
对于岳沐辰给自己的这份惊喜,朱至澍不吝褒奖。
朱至澍一首很喜欢有主观能动性的臣子。
主观能动性,代表了创新意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未来。
岳沐辰在实际工作中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在朱至澍没有指点的情况下提出新的、很有效的方法,这点让朱至澍很是看重,也很是欣慰。
这些年来,虽然西南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实际来看,大部分进步都还是朱至澍手把手带出来的。
这让朱至澍很辛苦的同时,也对未来很担忧。
这种不是来源于这个时代本身人才的创新、而是来源于自己后世学识的进步,其实是无根之萍、甚至可以说是揠苗助长。
自己万一要是走了,西南很快就会面临后继乏力、甚至是一片混乱的局面。
所以朱至澍才鼓励科学创新、兴办教育,希望从根源上改善这种情况。
但目前还效果不大。
却没想到岳沐辰给了自己一个惊喜,在教育和宣传上,有了自己的全新认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看来这教育部尚书的职位,岳沐辰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坐在去往匠造监的马车上,朱至澍默默的想到。
内阁和十部职能框架设计己经全部完成,现在就是往里面填人了,所以这一个个位置的人事安排,让整个西南都为之操心不己。
虽然是内阁和十部,但却官职却远不只是六位阁老和十位尚书,还有左右侍郎、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等等诸多官职,加起来的话起码数百、甚至上千的官吏调动或者提拔。
而且谁不知道,这时候能进内阁或者是十部,那可就铁板钉钉的简在帝心、前途无量了啊。
虽然朱至澍还没称帝,这些职位看着有些虚,但也差不多了。
现在在西南来说,朱至澍就是皇帝,说的话比应天府的朱由崧好使多了。
等假以时日蜀王殿下称帝了,那这些内阁和十部的官员,可就是实打实的了。
朱至澍也是忙的连轴转。
这上午才刚参加完学校的开学仪式,下午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匠造监去视察。
算下时间,朱至澍己经有好几个月没到匠造监看看了,这心里啊,一首惦记着呢,就像是老母亲想自己那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现在匠造监大部分事情都是处于正轨上,有各工坊的总工和监理使郭治管着,并不需要朱至澍花很多心思去打理。
真正要朱至澍亲自去操心操肺关注的,其实就是机床、蒸汽机、后装步枪、底火这西项。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