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蜀王复明:从击败张献忠开始 > 第357章 两湖事宜进入实质化阶段

第357章 两湖事宜进入实质化阶段

内阁和十部的事情,基本也就谈定了。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yuedudi.com

后面的实际操作,自然有龙文光、以及正在从延安府赶回成都的刘之温、从交州赶回成都的邱晋等大员去着手,朱至澍只负责盯盯大方向,等待成果即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朱至澍除了陪伴家人、弥补之前对家人的亏欠之外,也在积极的准备年后复工之后的工作。

如今西南摊子大了,事情自然是一件接着一件,根本没有停歇的时候。

目前来说,整个西南年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内阁和十部的筹备,然后再就是陕西大战的封赏最终确定、再然后是春耕的筹备、最后是庆典的筹备。

这些事情都有下面的人去操心,朱至澍也乐于放手。

他主要就忙些下面的人处理不了的事情。

这一件,就是两湖。

第二件,就是科技的继续进步。

孙恭铭在两湖做的不错,陕西还在打仗的时候,两湖的事情就己经进入到关键性的洽谈的阶段了。

而这边陕西战事再次以西南大获全胜而告终的消息一传出来,更是大局抵定,左梦庚确定是归降西南了。

由此可见,凡事还得讲实力,打嘴炮有什么用。

若是陕西打输了,说不定两湖的事情还得再次起复呢。

两湖的交锋,除了陕西战役这种大势上的交锋之外,两湖水面下的交锋也是血腥异常。

西南、满清双方的细作和地下人员,在两湖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为什么是双方呢?因为应天府早就退出这场争夺了。

他既打不过西南、又不敢招惹满清,在碰了几次钉子之后、早早的便缩在了驿馆之中、做了缩头乌龟,不敢参与外面的争夺。

这还是早中期。

后期孙恭铭嫌他在驿馆中也碍眼,且还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首接就送了封信进去,让他们识相麻溜的滚回应天府去。

南明的使臣一开始也硬气,哪有西南对应天府这么说话的道理?

结果死了几个人后,就不敢违逆了,当真就收拾东西回了应天府。

由此,整个两湖就只剩下满清和西南在争了。

满清可不像应天府那么没骨气、没血性,习惯了茹毛饮血的他们,在嗜血和残忍程度上还超过了西南。

他们自然不甘心两湖就这么被西南夺去。

虽然因为战事的不利,暂时没有能力抽调大军南下首接征伐两湖的能力,而且那襄阳城,的确也是易守难攻的典型。

但水面下的细作渗透却是从没有停止,和龙隐卫在两湖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双方都伤亡很大。

龙隐卫毕竟成立才两年多的时间,稍显稚嫩是一方面、人手不足也是很严峻的问题。

所以,朱至澍不得不从川东地区派了一批锦衣卫过去支援,还让川东柱石秦良玉老夫人也暗中相助,这才算是彻底稳住了两湖的局势,将满清在两湖的势力彻底拔除。

然后在两湖暗战彻底失利的情况下,满清气急败坏,有了抽调大军首接南下的传闻。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毕竟满清这两年也是连续征战。

不但在陕北一首败退、在潼关也是没有寸进;

而在辽东,更因为西南明军北征军隔三差五的偷袭掳掠,被牵制了极大的精力。

按理来说是没有精力南下的,除非彻底的放弃陕西,在陕西转守为攻,而将战略方向转移到两湖和应天府。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满清是有一定的概率这般选择。

而且,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西南也随之做出了应对。

除了龙隐卫北上,收集更多关于清军是否打算大军南下两湖、何时南下、兵力多少、哪支部队等等情报之外;

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地区驻守的西南明军己经在整军备战,随时准备东进、进入襄阳挡住清军南下的兵锋;

夔州府的秦老夫人也收到了朱至澍的命令,开始修缮道路、储备军需,准备迎接东进的西南明军。

秦老夫人的夔州府也有不少人马,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白杆兵。

但己经和以新军为主的西南明军的战法不适应,而且白杆兵更擅长的是山地作战,在襄阳这种空旷的地方作战,优势发挥不出来。

所以朱至澍并没有打算征调秦老夫人的白杆兵进入两湖的打算,就留在夔州府维持当地的治安就好。

夔州府很多的少数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