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时的本能,有的原地重新结起了一个小一号的方阵或圆阵,有的则是汇入到其它还在坚持的步兵方阵中,充实这个方阵的实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西南明军的步兵方阵来说,还有一个利好在慢慢的形成。
那便是清军骑兵的尸体。
不断累积的清军的尸体,在西南明军的方阵面前慢慢垒高、垒高,如同在三眼窑防御阵地那般,慢慢的便垒成了一堵尸墙、尸堆;
而且不只是方阵前面的尸墙尸堆。
在大炮和燧发枪的绞杀之下,整片战场上、尸体都是在不断累积的,错落的尸体,也成了清军骑兵速度的绊脚石。
清军骑兵的机动性进一步减弱。
和李定国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纵览战场全局一样,清军榆林战事主帅济尔哈朗,此时也站在高高的城头,脸色凝重的看着城下尘土飞扬、烟雾萦绕的战场。
陕北本就是黄土地形,加上冬天天气干燥,动一动就是漫天的风沙尘土,何况是数万人在这方圆五六里的范围内胶着缠斗?
再加上西南明军这些火器击发时产生的大量烟尘,更是让战场看上去一团乱麻、若隐若现,仿若置于迷雾中一般。
“王爷,己经两刻钟了,看上去不太妙啊......”
“您看要不要再派一万人去支援一番,或者把外围的西南骑兵驱散,接应一下正中破敌的弟兄们?”
一名站在济尔哈朗身后的清军将领出声说道。
骑兵本就胜在速战速决、最忌和列阵森严的步兵缠斗在一起。
若不是自家的步兵实在不是明军的对手,加上守城也守不住,清军是一百个不愿意让骑兵去冲西南明军的步兵方阵的。
而如今,双方更是缠斗了两刻多钟还不分胜负,可见战事之艰难。
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骑兵的劣势将会越来越大、至少伤亡会越来越大。
城下混战的两万多清军骑兵中,可有五千多是正儿八经的镶蓝旗呢。
本身在之前的突袭支撑点的战事中,就己经有将近五千的满镶蓝旗将士损失了。
这要是再损失个五千人,那对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万战兵的镶蓝旗来说,就真的是伤筋动骨了。
所以这名清军将领有些焦急的对济尔哈朗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