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更好的发展,早在去年初朱至澍就在各布政使司单独设立了一个农利布政使,就是为了农业和水利方面的事情归由一人主管,让责任更清晰、效率更高。
目前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但只是这些还不够,尤其是对于朱至澍这种穿越过来的人来说。
所以朱至澍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那就是和‘特钢坊’这种专门负责研究炼钢炼铁方面的新兴技术的机构一样,设立一个‘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农利研究院’。
这第一个试点,就放在了川蜀,由川蜀农利布政使崔耳秀主管。
而且自己还给了他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西南地区各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统计;
第二个是:各地区水稻产量统计、以及水稻产量不一因素研究;
第三个是:甘薯储存、育种、高产的方法。
第一个是课题性研究,虽然看起来很学术、而且一时半会没什么用,但却是农业研究的基础,相当于扫盲教学中的a、o、e一样。
而且朱至澍也希望这种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能够开启古人对于现代科学的初步认知,为以后自主性的推陈出新打下基础。
为此,朱至澍还从帝明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中选派了十多个去农利研究院,配合农利研究院的研究工作。
前两天崔耳秀就送来了第一份成果,只是朱至澍最近都很忙,还没来得及看,所以问起了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