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武昌事宜的权力。”
“殿下考虑好要投靠哪方势力了吗?”
左梦庚坐下后,孙恭铭也没有再多弯弯绕,开门见山的说起了这个彼此都心知肚明的话题。
“武昌?”
“不应该是整个两湖吗?还是蜀王殿下认为,两湖之事只在武昌,又这么有信心能够吃定武昌?”
听到孙恭铭的话,左梦庚有些诧异,不禁问道。
左梦庚对孙恭铭的反问,远不像面对骆千允时的小心翼翼和恭敬,看来在左梦庚看来,满清的恐怖,还是远胜于西南啊。
“世子殿下果然聪慧。”
“我西南行事历来讲究一个稳妥,用蜀王殿下的话来说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老夫这边和世子殿下接触的同时,自然在它处也有布置。”
“不满世子殿下说,除了老夫这条负责的武昌地区的文线外;两湖的其它地区,己经有负责武线的同仁们在运作了,每一个州府、甚至每一个郡县、每一个要道隘口,此时都己经有了我西南细作的踪迹。”
“至于这两湖问题的解决,最终是用文线、还是用武线,就要看世子殿下的选择了。”
“当然,这也事关世子殿下后半辈子是怎么个活法了。”
孙恭铭一边慢条斯理的品着如烟楼的好茶,一边不紧不慢的回答着左梦庚的问题。
只是这慢条斯理和不紧不慢的背后,却是将一幅宏大的画卷展开在左梦庚的眼前,让左梦庚根本顾不上孙恭铭给他倒的那杯茶,心思全都沉溺在了‘武昌’、‘两湖’、‘文线’、‘武线’、‘后半辈子’等字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