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朱至澍就懒得操心这种小事了,将这事交给了下面专门负责西南官营贸易的官员去操办后,转身又投入到新的赚钱产品的开发中去了。
今天的朱至澍,正穿着一身清凉的短打衣裳,和一些工匠在一座高大的炼炉面前苦苦的等待着。
高温让每一个人脸上、身上都是大滴大滴的汗珠,但这些人却好像没有感觉到一般,反倒是充满希冀的看着眼前冒着一阵阵红光的高炉。
“时间到了,开炉!”
一名工匠看了看一旁的座钟,带着一丝兴奋的喊道。
炉口一打开,便是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让本己经习惯了这里的温度的众人,再次涌出一阵猛汗。
而当众人看到从炉口流出的近乎于透明色的黏稠液体后,顿时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几名工匠甚至激动的抱在一起欢呼雀跃。
“成啦!成啦!”
“透明的玻璃终于成啦!”
没错,正是玻璃!
玻璃的前景,每个人都能想到。
谁能拒绝一间透亮、却又不畏严寒的房子呢?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
想一想:
冷冽的寒风呼呼作响、片片鹅毛般的雪花簌簌而落、好一片皑皑的冰天雪地的美景,想看却又冻的要死;但此时,你却可以坐在一间透亮的房子里烤着火炉、喝着热茶、还可以吃着火锅,赏着这难得的瑰丽雪景,兴致来了还可以来次运动......
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在?哪个达官显贵哪里拒绝的了这等风雅?
所以玻璃一定会大卖!
最早的玻璃,其实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就己经有了,只是那时候技术太差,只能够制作成小颗小颗的玻璃珠,但就这样,也让发明玻璃的腓尼基人大赚了一笔;
大约在4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
到13世纪,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己经相对很发达了,且为了控制这一暴利产品的技术不外流,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但意大利人此时所谓的‘发达’也是很有限的,不论是玻璃的成色还是大小,都和朱至澍心中真正堪用的玻璃相差甚远。
而朱至澍要做的,就是真正的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