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蜀王复明:从击败张献忠开始 > 第261章 燧发手枪

第261章 燧发手枪

视察完机械坊,时间就过去一个上午,在匠造监和总工们简单的吃了一顿午饭后,朱至澍又马不停蹄的赶去了特钢坊。首发免费看书搜:肯阅读 kenyuedu.com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品质优良的钢铁,是朱至澍一切技术进步的根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而特钢坊承接着西南钢材生产技术的进步、品质的提升、前驱探索的重任,代表了如今西南钢铁的最先进水平,所以作为朱至澍视察的第二站。

几块钢材原坯摆放在朱至澍面前的几张桌子上,一边还放了一些成品,例如钢管、钢刀、盔甲、机械、枪管、炮管、机匣部件等等。

特钢坊总工洪强亲自为朱至澍讲解每一种钢坯适用的场景、以及是什么成品的原材料、性能特点等等,说的头头是道、许多专业术语也让朱至澍找回了后世求学时的感觉。

一边听、还一边不时的拿起一块块钢坯和对应的成品端详着。

特钢坊没有让自己失望,最起码己经知道了不同的用处、需要不同的钢材,而且己经在这一块走出了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心得、有了一定的成果,这就己经很让朱至澍欣慰了。

简单来说,钢刀和炮管的钢材,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非得做成一样,那就是对炮管钢材的极大浪费,继而是对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而如今特钢坊己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且在这点的基础上,将特种用钢材发展的越来越好。

看到特钢坊在这一块的成果之后,朱至澍又是对特钢坊的一众工匠们好好的勉励了一番,然后在工匠们的陪同下参观了特钢坊炼铁、炼钢、成型等等一系列的生产流程。

即使是生产车间极度燥热脏乱,朱至澍也没有回避,甚至连身上华丽的亲王袍服都没有脱下,就这么走进了生产车间。

看到感兴趣的人和事,还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停下来细细的观摩、咨询一番。

而被朱至澍询问道的工人更是诚惶诚恐,连礼都不知道该怎么行,闹出了不少窘迫的场面。

朱至澍也不恼,很温和的和工匠们攀谈交流。

就这样,一天的时间便过去了。

第二天上午,朱至澍还是来到了匠造监,今天要视察的地方,便是火枪坊。

如今的火枪坊,是整个匠造监最忙的部门了。

他们不但承担着川蜀、贵州、云南、广西、交州、陕西六个布政使司、7个军团、多达35万野战军的燧发枪换装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新式枪械的研制的工作。

除了正在生产燧发枪之外,如今火枪坊在研制中的枪械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便是燧发手枪。

燧发手枪看似和燧发枪只差了一个字,但其实却是差别不小。

燧发手枪的长度最多不过一尺余,再长就会携带不便了,而步兵用的标准1645式燧发枪,那可是长达一米多的大家伙。

而长枪改手枪,也不只是把枪管锯断那么简单,还得减小口径、减小机匣等等。

在计划里,燧发手枪是供给团以上的中高级军官、以及骑兵用的。

西南骑兵不管怎么练,在骑术和厮杀上,不说大规模超过满蒙骑兵、就连大规模的比肩都是不现实的,毕竟人家从小就长在马背上。

那骑兵质量不如人、数量也不如人的情况下,怎么样发挥西南这边的优势,使得西南骑兵也有自己的优势就变得很重要了。

所以朱至澍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便是给每一位西南骑兵装备燧发手枪,体力玩不过、我就玩科技和财力!

初步的设想是每一名骑兵至少配备西支燧发手枪,就插在马鞍前面。

以后接战时,西南骑兵隔着几十米远就掏出燧发手枪打一轮先,打完一支换另一支,再接敌之前就先用相对密集的火力扫落一匹敌军骑兵,先声夺人。

虽然颠簸的马背上准确度不行,但集群作战准确度一般般就行了,一般打出去了就会有收缩,本身骑射的准确度也不咋的。

用燧发枪来换满蒙骑兵的命,朱至澍觉得非常的划算。

培养一个精通骑射的骑兵,最少的十几二十年,但造一支燧发枪,以如今西南的产量,哪个月不是上万支的出厂?

至于为什么要配备这么多,还不是因为燧发枪装填困难,接敌了再来装填肯定来不及,所以先装填好放在马鞍前面。

这燧发手枪可是朱至澍克制满蒙骑兵的希望所在,所以朱至澍很看重,燧发枪刚实现量产时便己经安排研制了,现在终于有了成品。

摆放在朱至澍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