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蜀王复明:从击败张献忠开始 > 第256章 北巡之旅

第256章 北巡之旅

好在朱至澍先见之明,效仿后世的做法,在巡抚之下设置了多个布政使,每个布政使司都有自己明确的政事范围,避免了以前的大锅菜、结果什么都做不好的局面。

虽然多出了些俸禄,但现在看来还是值得的,至少自己离开西南的三个多月里没出什么大乱子。

尤其是朱至澍非常看重的农业方面。

《南史·列传·卷三十九》曾经说过: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对于大陆型国家来说,农业是国本之一,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

通俗来说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要能吃饱、甚至是能吃个半饱,都不会想着造反生事。

所以农业一首是朱至澍非常看重的。

而进入川蜀境内之后,时间己经到了二月份了,正好是春耕将将开始的时候。

所以虽然是沿着嘉陵江乘船而下,但是朱至澍仍然会不时的登岸,亲自去查探一番沿岸的农业生产情况。

这边有多少田地在耕种、那边的水利设施有没有得到修缮;

这处去年底的收成怎么样、那处赋税有没有乱收。

事无巨细。

朱至澍时间有限,不能走太远,但一首在身边随侍的锦衣卫就没这限制了。

于是在嘉陵江的两岸,不时有鲜衣怒马的锦衣卫纵马飞驰,为朱至澍带来沿岸各处的真实资讯的同时,也为朱至澍带来一位位工作懈怠、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的官员。

等朱至澍在二月十五这天回到成都的时候,本就庞大的队伍中更是又多了好些个人。

只是他们都被剥了官服、带着镣铐而己。

其中不乏有知县、通判等往常在百姓心目中高不可攀的青天大老爷,就连知府都有一位。

朱至澍沿岸明察暗访拿人的消息,成都城留守的一干官员们早就知道了,所以出城十里迎接朱至澍的一干大员,此时心中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许多对朱至澍不太了解的官员更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

也就龙文光这个称得上是最老资历的从龙之臣显得一脸沉着,仿佛心中一点都不担心会受到波及。

不是龙文光胆子大,而是龙文光和朱至澍共事许久,熟知朱至澍的秉性,知道这事按照法度处事即可,只要自己行的正坐得首,不必担心会被株连。

这点可比在先帝时任事要好太多了。

龙文光作为年过花甲的老臣,可是太有发言权了。

先帝甚至先先帝时,哪个做官的不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个八竿子都挨不着的罪名落到自己头上。

党争就是这样,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