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要议和了?
是被陕西的李自成拖的受不了了?还是被蜀王那背后一刀刺中要害了?怎么就服软了呢?
关键是服软就服软,但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嘛?
不答应嘛,这满朝文武,一听到建奴主动前来议和的消息的时候,那眼中的精光让朱由崧现在都记忆犹新。
上至阁老马士英、礼部尚书钱谦益,下至门边那几位自己名字都叫不出来的绿袍小官,虽然没一个人主动说话,但那眼神,就是在向着自己呐喊:赶紧答应!议和!赶紧的!
好像自己不议和,那帮人就要生吃了自己一般。
甚至昨晚和自己的妃子互动时,那妃子情动之时都问了一句是不是要议和了?是不是可以过安生日子了?
让自己好一阵无语,狠狠的鞭挞了一番这个不懂事的妃子。
后宫哪能干政呢?
但从这也能看出,这朝堂上下、内外,都是想着议和啊。
但自己能议和嘛?
真要议和了,那些做臣子的日后在史书上,顶多就是留下一句辅佐不力的骂名;但自己可是要被写成昏君、废物、钉在耻辱柱上万万年的。
更何况,‘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两百多年来基本己经成了大明的祖训,自己如何敢违背?
没听民间对那英宗的叫法嘛?‘叫门天子’!
这都小两百年了呢,民间还是这样叫,都传到自己耳边了。
自己可不想日后也被人安个什么‘叫门天子’、‘绥靖天子’、‘汉奸天子’、‘软骨天子’一类的名号。
但这群潮汹汹,自己又招架不住。
毕竟权力这东西,看似是来自上层,但其实是来自己下层。
只有每个人都听自己的,那自己才算有了权利;如果自己说的话没人听,那自己就是个废人,哪怕自己顶着皇帝的名头。
这一点,朱由崧还是很明白的。
就好比自己现在让人杀了马士英,肯定没人听,而且说不定自己一说这话,就马上会有大臣站出来说自己可能是病了,请自己回宫休养,然后自己不想休养也得被休养了。
同样的道理,这种情况下,自己敢说不议和吗?
只怕自己一说出口,就要被休养了吧?
但是朱由崧是真的开不了口啊!
大明为什么会陷入如今的地步?外寇和内乱,起码各占一半!建奴逃不了干系!
自己要是点了这头、和建奴议和的文书一签定,自己有何脸面是去见列祖列宗?有何脸面面对未来史书对自己的口诛笔伐?
所以前些日子,朱由崧找了个借口拖延了几日,今日又重新被钱谦益提起。
这让朱由崧突然更加讨厌这个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钱谦益了,想着刚才自己帮他的东林党一把是不是帮错了。
同时对政事刚刚兴起的那一丝丝兴趣,很快便又销声匿迹。
“还是唯我独尊的后宫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