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了墨白兄弟,你说那不是海盗,那估计是什么啊?”
“这数量看上去,可着实不少呀。”
老者盐户面色凝重的看着远处密集的帆影,心有余悸的问道。
他在海边生活了半辈子,如今己经五十有余了,对于海边的各种悲惨经历的太多太多,多到看到这帆影,心中便不由的走马灯一般回想起来以前的悲惨。
“高大伯不用担心。”
“这时候还能有这等规模的,这片海域只有郑芝龙、大明、建奴了。”
“哪方我们都见得多了,不差这一次两次的。”
“让大家伙都收拾收拾,准备些钱粮之物的吧,这要是郑芝龙就好了,也看不上我们这些苦哈哈,但要是大明或者建奴的水师,那可就保不准了。”
“嗯......”
“还真是,这郑芝龙比起大明和建奴,还真是祸害我们最少的。”
“世道如此,上哪说理去。”
听到青壮汉子说的,老者盐户也点了点头,一旁附声赞同到。
“听闻胶州湾那边,有郑家的船来收难民,而且据说是那西南的蜀王买人去南方种地,墨白兄弟听过这事没,觉得有几分真?”
老者盐户又想到一事,问起身边这名青壮汉子的意见。
这名自称李墨白的青壮汉子,却不是本地人,而是两年前流落到这边的。
来的说话沉默寡言,但因为孔武有力、加上看着不像坏人,便被这名叫高义的海盐把头收留了,一起在蓬莱这边晒盐讨生活。
但没过多久,这李墨白就展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勇气、眼界和大局观,多次在应对建奴和海盗的盘剥中挺身而出,保全了这一百多户盐户。
这也让他快速的成为了这一百多户盐户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连大把头高义,都有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只是高义心中也明白:
这李墨白恐非常人,怕是自己那女儿,配不上呢。
虽然自己女儿的身段样貌,在这方圆数十里的盐户中都是小有名气的,但身为大把头的高义自然也知道,在真正的大人物面前,什么样的女色没见过?
光凭个样貌,在大人物面前可不足以为凭。
“那事我也听说了。”
“川蜀本就富庶,又听说那蜀王打下了安南。”
“若真是如此,那缺少汉人耕种当是真的。”
“怎么,高大伯是海边呆腻了,想着南下种地去?”
李墨白笑了笑,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