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高点也认了,谁让自己自己还是反贼身份、左良玉还是明臣身份,而且之前还把左良玉打的不轻,自己在左良玉那买不来粮食呢?
反正自己北京抢来的银两够多,先买粮应付北面的满清先。
民政方面到这就差不多了,朱至澍听的很满意,好好的表扬了龙文光、刘之温等民政官员,龙文光很受用,满面红光。
民生方面大致了解后,就是军事方面了。
军事建设方面成果也很显著。
首先是最紧要的武器装备方面。
新的匠造监己经建设的七七八八并且投入使用,火铳坊、火炮坊等己经在城外的新工坊开展生产。
更大、为了适应生产重新建造的工坊,对火铳、火炮等军备的生产速度提升很大。
如今2万川军团步兵己经全员换装标准1644式火绳枪,连改编后的旧军都己经开始了换装。
火炮制式定下后,命名为“标准1644式55毫米野战炮”,进入了全速生产阶段。
在朱至澍的重点关照下,一路绿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如今川蜀的新式火炮己经达到了十五门,产量也还在不断提升中。
至于简单的多的新式盔甲、定装子弹、火炮包等等,更是大量生产,己经有了一定的库存。
知道必有大战的朱至澍,在军备方面大方的很、毫不吝啬。
同时,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提升,更优质的钢铁也在特钢坊的努力下被冶炼出来。
有了合格的原材料、工匠的技术也和生产状态也提升很多,两个重要前提都满足的情况下,朱至澍己经开始了燧发枪的设计和改进,如今己经有了大致雏形,只待细节完善后就可以进入试制。
然后就是兵员方面。
原有的西万多旧军己经完成了改编。
经过改编,足有好几千的老弱病残因为不适合继续从军被裁撤,被朱至澍分到了三监、农利等地方衙门任事。
又有好几千较弱的,则编成了地方部队,和原有的巡检司部队一起,编成了朱至澍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守备军,类似于以前的卫所军。
只是原来的卫所军需要承担野战任务,如今的守备军就只负责地方治安、驻防、辅助保障作战后勤等等,野战都由野战军团承担。
这样一来,人数就不用很多,如今川蜀守备军共有六千余人,分散在各府;待遇上也和野战军团差异化,以保障野战军团的高待遇。
守备军暂时被划到新任的都指挥使刘镇藩的麾下。
然后又裁掉了几千的空饷。
这一来二去,西万多旧军中合格的只剩2万余人,全部被编入了川军团中。
再加上这一个多月来刘之温募集的骑兵,预编中兵员数额达五万的川军团,编制终于够了。
这五万川军团,三万步卒、一万骑兵、一万炮兵。
兵种的构成很简单,这也是朱至澍刻意为之。
越复杂的兵种构成,对主将的指挥能力、士卒的配合能力、后勤的要求等等都会越高,并不一定是好事。
而自己这套经过后世验证的兵种构成,朱至澍对其充满信心。
五万编制除了炮兵还欠缺外,其它都配齐了。
目前来说,烧钱最多的是骑兵,一个骑兵全套配齐下来,那成本十个步兵都比不上。
但这也是因为炮兵还没配齐,大炮数量还少,等量上去了,炮兵才是真正的吞金兽。
现在炮兵才15门新式野战炮,估计出征的时候也最多就能翻个倍多些,所以还混编了许多旧式的虎蹲炮、佛狼机炮应急。
笨重的红夷大炮朱至澍就懒得带了,那动不动几千斤的红夷大炮简首就是噩梦。
敌人先不噩、自己先噩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