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三监收益,三监新政推行己一月有余,共计获利达三十八万两,是条利国利民的大好财源啊。”
“......”
刘之温对着账簿,把三监新政的推行情况和朱至澍介绍了一番。
时间就在两人的交谈中一点一滴的过去,等到把骑兵建设的事情也聊得差不多之后,月亮都快出来了。
朱至澍又召见了匠造监的郭治监理使和一干大匠等人,询问火铳、火炮、水力机械的生产研发情况,以及新的匠造监工坊建设的情况。
城中原有的匠造监太憋屈了,己经严重的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扩建匠造监刻不容缓。
新的匠造监厂房进展也很快,预计再有个十天八天的,火铳坊和火炮坊就可以先搬去城外生产了。
刘之温也没有回避,就在一块旁听。
这是因为朱至澍打算把匠造监也交到刘之温的手上。
接下来大战将起,自己事情越来越多,可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处理这些琐事了。
在这场刘之温、匠造监都在场的议事中,朱至澍还拿出了之前就设计好的工匠职称体系。
将匠造监的工匠们按照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初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学徒、一般工人等级别划分,其中又细分了一二三等。
设置更多的职级,不但可以按等级定酬劳,增加高技术人才的收入;还能激发工匠们的进取心。
打今儿起,匠造监几大工坊的大匠们都改了个名字,叫做总工程师,简称总工;
下面的良匠小工等,则按照对应等级调整。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朱至澍留今天召见的所有人一起在王府吃了顿晚饭,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然后第二天一早,朱至澍又去了巡抚衙门、按察使司衙门等地方,巡查川蜀的一切。
紧接着又去了刘镇藩的川蜀旧军南大营。
旧军改制的事情,在此次征讨灌县的时候,自己就和刘镇藩沟通过了。
作为最早投靠自己的川蜀大员之一,尤其是见识过新军的成军速度和战斗力后,刘镇藩对于改制并没有很大的抵触,比较痛快的答应了。
此次朱至澍前往南大营,即是为了商定此事。
......
一首到十月十五,朱至澍都没个停,一个点跑一个点,恨不得短时间内就把川蜀安排的妥妥当当。
只因为时不待我。
北边战事、南边战事,都己经如火如荼了,自己得抓紧时间做好准备,等时机到了,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壮士出川!
为自己打下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龙兴之地!
为自己接下来的光复大明,打造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