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产量提升的很快。”
“但是这还不够,需要加快速度,本王麾下的大军们,都等着要换装呢,方大匠可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肯定火铳坊当前做出的成绩时,朱至澍也提出了要求。
时不我待啊,不用多久,李自成和满清的大战就要起了,自己这边要早点做好准备才是,所以装备的生产,一定不能落下。
“启禀殿下。”
“如今火铳坊的良匠数量还是不多,等一般的工匠和小工成长起来后,生产速度自然会上升,小人估计,下月火铳坊将能生产5000杆左右。”
“如果还要加快速度的话,那就必须得再提升工匠的数量,但是一来是场地有限,二来城中的铁匠己经基本被匠造监招募了,短时间内提升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方好工想了一会,如实说出了产量提升的难处。
“场地方面不用担心。”
“本王己经让人在城外找块好地方建新的匠造监基地了,下月当可建成。等建成了,火铳坊、火炮坊等都将搬过去。”
“城内的地方还是太小了,限制了你们的发展。”
“至于工匠方面,能再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吧,本王这边也再想想办法,不管怎么样,生产速度一定要加强。”
“是,殿下。”
方好工和郭治应道。
在火铳坊巡查完后,朱至澍又去了特钢坊。
钢铁是工业的肌肉和骨骼,只有基础钢铁产业足够强大、足够先进,工业这个巨人才能成长的更加强壮。
所以朱至澍特意在铁监之上还设立了特钢坊,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就是为了推动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特钢坊由之前的炼铁坊改制而来,一般的炼铁业务,都己经交给了铁监来做,特钢坊专注于钢的炼制,以及更高效率、更先进的钢铁炼制工艺、更优质的钢铁的研究。
事实证明这种改制也是很有效的。
在朱至澍的整改和恩威并施下,铁监这一个月的产铁,总计己经达到了120余吨。
虽然看上去不多,但朱至澍上个月考察炼铁坊的时候,炼铁坊一年的产量才一万六千三百余石,约978吨。
现在的产量,己经是之前川蜀产量的1.5倍了。
而且朱至澍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这个产量,会越来越高。
特钢坊不再需要炼制普通的铁料,专心炼制钢材后,钢材的产量也得到了提升,这个月截止目前,钢的产量为8吨,不及铁监铁产量的十分之一。
这个量,全部拿来铸以前的红夷大炮也就能铸8门,况且也不可能全部用来铸炮,其它地方也要用。
例如标准尺的推广、水力机械关键设备的研制等等。
但朱至澍知道,这个量己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技术和产量的进步都是一步步实现的,谁也不能无中生有不是。
而且不但是产量。
特钢坊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钢铁炼制的技术也有了一定的突破,高炉炼铁炼钢等先进方法得到改进和推广;
产量得到提升的同时,钢材的质量方面也有进展,在探索更多优质类型的合金钢材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总的来说:己有成效,且一切向好!
在结束特钢坊的巡查后,朱至澍又来到了新成立的水力机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