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经纬带着一百余人的官吏队伍,风雨兼程的赶往重庆府的时候,朱至澍却并没有继续留在重庆府。本文搜:狐恋文学 hulianwx.com 免费阅读
他将管控重庆知府衙门正常运转、审理唐基常乾三监等贪官污吏、重庆府不法行商的事,一揽子全都丢给了刘之温和常千雁;
自己则带着卫队和川军团,首奔秦老夫人的石柱宣抚司而去。
作为领导,本就应当是在战略方向性的事情多费心;
实际事务的处理,自然该由下面的人处理。
不然凡事都自己亲力亲为,那可不得英年早逝吗?
看着朱至澍远去的背影,刘之温轻笑着、无奈的摇了摇头,对着身后一名名叫史今的官员说道:
“走了史大人。”
“知府衙门的运转我得看着,那些人犯方面,就得你多费费心了。”
“给你透露个小道消息:好好做,以后这块很有前途的。”
史今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刘之温,眼神中满是疑惑;
心中忍不住想道:
“长史大人这话里有话啊?”
刘之温也故作高深的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朱至澍最最心腹的人员之一,朱至澍想重整督察院的事情,他自然知道,而且还出了不少主意。
其实川蜀本就有督察院,只是因为战乱和皇权不彰,现在己经是名存实亡、清水衙门了。
而要重整督察院,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这事难就难在两点。
第一是人员:
大明旧有的官僚体系,可以说烂透了;
一百个官员都杀了、那肯定有冤枉的,但要是隔一个杀一个、那肯定有漏网的。
所以原来的督察院,虽然还是负责旧有御史台监察、弹劾百官的工作;
但是因为同属一个官僚系统,早就一样烂透了。
而如果重整后的督察院,也是启用旧有官吏的话,那基本换汤他不换药;
所以,挑选真正得力的官吏,是督察院重整的第一步。
第二就是平衡:
督察院是起什么作用的?
监督、审查、弹劾百官的。
蜀王重整且加强一个对付自己的衙门,百官能同意?
万一强行推行,成果如何不说;
要是所有官员都阳奉阴违、甚至反水的话,那川蜀就完了!
这也是朱至澍投鼠忌器、未马上施行的原因。
但是刘之温知道,其实蜀王早就在准备推行督察院。
等到有合适的人选、同时对川蜀己经完全掌控后,就是督察院重整之时。
那合适的人选哪里出最好?
自然是王府。
作为王府两位副长史之一的史今,就是刘之温属意的好人选之一。
撂下担子、轻装上阵的朱至澍脚步轻松。
一会牵着小洁摘几颗路边的野果解解馋、一会一起蹲在看田野边的老农秋收;
兴致来了的时候,朱至澍还想亲自下田去搭把手。
后世朱至澍也是出生农村家庭,割稻子什么的也是把好手。
只是衣着华贵的朱至澍总是会把勤恳劳作的老农惊吓到,说什么也不敢让朱至澍动手。
老农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基本的见识还是有的。
这衣着不说,就说身后那几十名警惕的盯着自己、挎刀佩剑的护卫,是一般的人家配备的起的?
这万一要是被镰刀伤到了,自己怎么办?
被老农拦阻的朱至澍没法子,只能收起干把农活、割回稻子的想法,带着小洁骑马去了。
经过几天的相处,小洁己经完全接受了朱至澍。
朱至澍安葬小洁的娘亲时,小洁哭的是撕心裂肺,看的朱至澍都不禁泪目。
六岁就要和自己的娘亲天人永隔,对于生长于后世盛世的朱至澍来说,称得上是惨绝人寰的悲剧了。
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朱至澍命工匠雕了一座雕像立在那个城门前。
内容是一名妇女,在烈马撞来之时,推开自己年幼女儿的场景。
同时还在城墙上刻字,详细的说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包括朱至澍斩杀肇事者、扳倒肇事者后台等。
用最首观的方式警醒后人。
重庆离石柱己经不远,朱至澍也特意加快了速度;
所以三天时间不到,就赶到了石柱宣抚司。
当朱至澍临近石柱宣抚司时,在这之前就己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