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受过苦的孩子,可不得一个个铆足了劲拼命学吗。
学了半个下午的语文基础后,休息一刻钟。
朱至澍趁着喝茶休息的时间,和一起学习的书办聊了会,讨论了下学员的学习情况、自己的教学方法等等。
这些书办都是本地的穷秀才、童生,能够有机会和蜀王坐在一起,自然是万分荣幸,对于朱至澍的问题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朱至澍很满意这些秀才、童生的表现,有学问、又归心,堪用之才啊。
休息了一刻钟后,就是数学课了。
.......
一天的时间匆匆过去,转眼间又到了月亮爬上屋檐的时间。
朱至澍在书房里召见了几位精通水车、水力磨坊的工匠,以及火药坊的大匠。
简单和火药坊的大匠沟通了一下定装火药的事情。
火药坊的大匠很快便明白了朱至澍的意思,对这样做的好处,也很快便有了深刻的认识。
其实道理很简单,以前没有人去做,只是一层窗户纸隔着而己。
而朱至澍所做的,只是利用后世的见闻,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带着朱至澍批款的批条,火药坊的大匠满脸喜气的退下了,再三和朱至澍保证,三日之内一定会有成品展示。
火药坊的大匠走后,几名水车、水力磨坊的工匠对朱至澍的水力锻锤也看的差不多了,有了大概的眉目。
结构看明白了也不难,就是个提供动力的水轮,以及齿轮和传动轴、锻锤和模具操作台等部件。
这东西的简化版就是水磨、水碾、水碓(dui,舂米的工具)等,在古代早就有了。
只是将其设计为锻锤还没人做过而己,这和定装火药一样,就是层没被捅破的窗户纸。
难就难在水力锻锤要比水磨等更大、更加复杂,要求也更高。对于设计、材料、建造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本质上还是属于一类的东西。
设计好水力锻锤以后,还可以运用到水力纺车、水力鼓风机、水力钻孔机,甚至还可以作为水轮车的技术储备。
原理都差不多,细节、大小等地方做修改就行了。
和几位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了大半夜的讨论,不但对水力锻锤的结构做了完善和改进,还解决了困扰朱至澍一天的问题。
水流忽大忽小、不均匀的问题,多设几道船闸,人工创造近乎恒定的水文条件即可;
工作进程不好掌控的问题,可以增加离合装置来控制设备的运转,也可以加长传动装置和步骤,拉长锻锤的做功周期就可以了。
这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了,不用多高级的设计,却可以凭借经验在细微之处做些许改善,就能对整体产生很好的促进。
这让朱至澍很有感触,以后要多结合这些成熟工匠的经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