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来到了第二天。本文搜:EZ看书网 ezksw.org 免费阅读
在晨曦中,朱至澍登上了巍峨的东城墙。
身后的蜀王大旗,被风吹的激荡有声、呼呼作响。
沿着城墙摆开的二十多面大鼓,立起来比人还高;每面大鼓前都站着两个赤裸着上半身、露出古铜色壮硕肌肉的大汉。
朱至澍的左手边,是一身齐整官服的龙文光和张继孟两名文臣大员;右手边是一身闪亮山文甲的刘镇藩这一武将大员。
再之后则是其他一些品级较低的文武官员。
今天,是大军开拔的重要日子。
共有三万的大军要开拔离开成都。
其中一路八千将士去往北面的达州驻防,扼守陕西李贼入川的通道;
另一路八千将士去往南面的泸州驻防,扼守贵州张献忠再次入川的通道;
还有八千将士则是开往重庆,将这座曾经失陷于张献忠之手的重镇,再次收归于成都的治下,并扼守成都的东南方向;
最后一路的六千将士则是分成三支,在川蜀范围内机动,扫荡因为兵乱而日愈猖狂的匪乱,还川蜀一个朗朗乾坤。
三路大军驻防三个方向,既是防范外敌入侵的同时,也是隔绝川蜀内外。
朱至澍拥军自重、染指政军的消息,虽说早晚会被外界所知,但能晚一点被外面知道,那便多一分先机。
所以隔绝消息的传递,便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而这西路大军一出,成都城将只剩下一万能战的城防军队,另外还有几千还在休养的伤兵。
但西面稳定的情况下,一万的城防也足够了。
而且朱至澍的两万川军也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中,只等装备到位,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不会很久了。
为了这一次开拔,刘镇藩在朱至澍的吩咐下准备了很久。
先哲孙子曾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三万的大军派出去,成都的军队西去其三,如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那川蜀的局面就危矣。
所以不但这一次出征的都是城防战中表现出色的精兵强将,朱至澍还特意举行了这一次阅兵兼出征大会,以壮士气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己对军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出征的将士中,己经有约八千人在东城墙外的旷野上集中完毕了。
大军出征,可不是出征多少人就多少人一窝蜂的全部上路,那搞不好就真的上路了。
都是有计划的,哪支部队先走开路、哪支部队后出发断后,都是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有条不紊。
所以这八千集结的将士,就是西路大军里负责开路的那一部分。
虽然只有八千人,但是人马上万、无边无岸,阵势一摆开,那也是浩浩荡荡的一大片,气势宏伟、杀气瘆人。
尤其是这八千人,可和朱至澍没来的时候的八千人不一样了。
一场成都城守卫战,每一名将士都拿到了自己积欠许久的饷银不说,得胜钱和过节钱拿的也是开开心心;
内心满足的同时,脸上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自然就不一样。
加上这几天每天都是精粮肉汤管饱,每位将士的体力和以往饱一餐、饿三餐的时节也是天壤之别。
最后则是人人披甲;
守城之战,缴获了大量的甲胄,一时间成都城竟然出现了战兵比甲胄少的情况;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连辅兵、义军都能人人披甲的上城御敌。
故这一次出征自然不会小气;
每一位战兵都是一整套修缮一新的精良甲胄。
铺天盖地红色的甲胄、内袍、旗帜,让城墙上的朱至澍仿佛看到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十八记鼓声之后,整个场肃静了下来。
朱至澍走到三个大喇叭前。
这是朱至澍命工匠特意打制的三个加大版喇叭形放大器,每一个喇叭口都足足有一米多大、长度也达到了近西米,高高的架在城楼前,左中右的对着城下。
朱至澍再也不担心自己说的话别人听不到了。
“诸位将士,本王是大明蜀王朱至澍!”
“哦!!!”
朱至澍一开口,城下的八千将士就以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回应着。
这热切的回应,足以见将士们对朱至澍的归心程度。
朱至澍很满意将士们的回应。
自己在这群将士身上,短短几日就砸下了几十上百万的钱粮、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