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千雁激动的脸颊都有点抽动了,急忙站起来行礼道谢。
锦衣卫被穿了十几年的小鞋了,要不是有些积蓄,手下的人都快要饿的叛变了,殿下这慷慨的赏赐,无异于雪中送炭。
“皇帝不差饿兵,哪有让属下们饿着肚子办事的道理。”
“孤这边暂且没什么事情了,你先回去,把以前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但有要事,可首接报于本王。”
“臣知晓、臣告退!”
常千雁听明白了蜀王的意思,知趣的先告退了。
“把以前的事做好就可以。”
“我们锦衣卫以前做什么的?”
“儿郎们,动起来吧,让天下人重新在锦衣卫的绣春刀下战栗吧!”
常千雁握了握拳头,跨上马背,和身后的几位校尉冲入了府外还在欢庆的人群,冲向了他全新的官途征程。
而朱至澍在常千雁走后,又拿出了一本全新的册子,在封面写上了一行字:
“锦衣卫千户常千雁。”
“赏赐粮草......”
然后放回了身后的书架中。
这书架中类似的册子己经有好几本了,有巡抚龙文光、总兵刘镇藩、按察使张继孟、新军纲要、民政纲要、作战纲要、钱粮记要等等。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我看见天空很蓝、就像你在我身边的温暖;
生命有太多遗憾、人越成长越觉得孤单......”
朱至澍哼着小调,向寝宫走去。
得抓紧时间生个子嗣了,手下的人心才能稳。
在这个人均寿命只有西十多岁的朝代,一个人说不定哪天就没了,没有子嗣,下面的人人心就不定。
子嗣在这个时代,不仅只是继承者,更是一个利益集团领舵者的备份。
......
寝宫的大床上,邱王妃捂着自己没有一丝赘肉、洁白如玉的腹部,柔声的问道:
“殿下,您说有没有啊?”
“有。”
“您怎么知道?”
“生命与生命、血脉与血脉之间感应啊。”
“净瞎说......”
“那就明天找孙医正他们来看看。”
“哪有那么快......”
“有了!”
“没那么快......”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想到个新的东西。”
搂着邱王妃温香暖玉的身子的朱至澍,突然大喊一声,吓了怀中的邱王妃一大跳。
朱至澍的脑海里闪过一个词:
“产钳。”
PS:百户所的大致范围没错,只是一些地名,换成了我们较为熟知的现代地名,这是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不然边看还要边换算到现在的位置上,实在是太费精力了。
至于那首歌,有多少人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