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自己了,这也决定了他们往后余生的发展方向和高度。
这也是朱至澍特意要求,最好要通文墨的士卒的原因。
未来的战争,要文化啊......
从未来自己畅想的机动野战军、地方守备军分立;
从全新的训练、作战方式的逐步试验、推广;
从全新武器的装备、试验和推广。
整整两个时辰,朱至澍只停下来喝了几口水,面前的200多人,自然是水都没得喝了。
这也是朱至澍给他们的一个考验。
西个小时不喝水而己,这都扛不住,那还如何寄希望于日后能当大任?
滔滔不绝的讲完之后,朱至澍停了下来,向着下面呆头鹅一般的200多人问道:
“本王讲完了,你们懂了吗?”
半晌没一个人回答。
朱至澍也不生气,毕竟自己这一套,可谓是非常的超前。
哪怕是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现代人,突然之间接收太多的超前思想都不容易,又如何能强求这些大多只上过几年私塾的人呢?
“不懂没有关系。”
“从今日起,本王每日都会教你们基本的队列训练,每晚还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新式战法的事宜,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你们就是本王心中的未来,所以本王还给你们取了个非常棒的名字——教导队。”
“立意是希望你们能起到带头作用,为以后的晚辈们,提供良好的榜样力量,且能够教导他们。”
“希望你们好好表现,不要让本王失望。”
对于队列训练,朱至澍有绝对的权威性。
但是对于具体的战术战法,朱至澍觉得还是要集思广益。
虽然自己是见过血的海军陆战队上尉,但自己熟知的是后世的战术战法,和现在差了几百年呢,时空的拘束性太大了。
如果盲目的、想当然的、绝对性的推行自己认为对的那套,反倒可能会水土不服,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
不如和这些人一起讨论,既是互相进步、也是查缺补漏。
下面的200多人自然对朱至澍言听计从。
能和蜀王殿下长时间亲近的机会,多少人烧高香都找不到呢。
不过今天朱至澍是没空教这些人队列了,他还有件大事要忙。
在军营里和这200余人用过午饭,朱至澍草草的在大营中逛了逛,让这2万个人和自己混了个脸熟后,便向着下一个目的地奔去。
那里是自己新军纲要能不能顺利推行的最关键的地方——成都匠造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