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明主是什么?崇祯爷和弘光爷哪个做到了这种程度?
现在刘镇藩己经认定了蜀王才是真正体恤将士的明主,只要不是弘光爷站到自己面前,自己就只认蜀王殿下了!
“殿下其实也知道,我等武人,历来不受重视。”
“物资和军饷,己经很久很久没有领到过实数了,全靠下官抠抠搜搜、再加上当兵好歹有口饭吃,这架子才稳得住,不然......唉。”
刘镇藩叹了口气,颇有些英雄迟暮、回天乏力的沧桑感。
“不过,幸亏殿下仁义,前后不说粮草,光现钱就给了十五万两,下官这才把这些时日欠下的饷银发下去。”
“但羞愧的说,就这,还有近八万两的缺口没补上呢。”
“这些赏格和抚恤,己经是牙缝里挤出来的,下官的这副枯骨实在是挤不出更多油水了啊......”
“砰!”
朱至澍看到刘总兵这身高六尺的魁梧男儿,竟然被些许钱粮逼的几欲落泪,心中满是愤慨,忍不住一拳锤在案桌上。
下方就坐的刘之温和秦翼明脸色跟着一紧,尤其是秦翼明,手己经扶上了自己腰间的佩剑。
“可恨!”
“没有将士们在前面拼杀,文官能在后面好好办事吗?怎得如此没有见识,龙巡抚当真是老糊涂了!”
朱至澍一拳锤在案桌上,愤愤不平的说道。
“殿下息怒。”
刘镇藩看到朱至澍动了气,心中也有些紧张,急忙安抚道。
“也怪不得龙巡抚。”
“龙巡抚前来川蜀接任时,局势己经是败坏不堪,当真称得上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真要说,也是前任巡抚陈大人的过错,但陈大人己经在重庆为国尽忠,是非功过,也就都过去了。”
刘镇藩没有落井下石,较为中肯的说道。
听完刘镇藩的话,朱至澍便也释怀了。
谁说不是呢,前任巡抚陈士奇虽然目光短浅、败坏了川蜀的局势,但是己经在重庆为大明尽了忠。
就算是眼前的刘镇藩和龙文光、张继孟,在原来的历史中,也都是与成都城俱亡,并未逃生苟活,更未投降张献忠。
抛开能力不说,就这份为大明尽忠的心,自己就没什么好说的。
“唉,算了,着眼于眼前吧。”
“这赏格也太低了,将士们怎么会用命?”
“战死者发两年饷,重伤者发半年饷、由军队妥善安置。”
“贼军头颅,一颗二两,三颗可升一阶。”
“守城大胜,所有将士赏银五两。”
“照此施行吧,不足差额,由王府补足。”
“另外,所欠的八万饷银,刘长史一会一并补齐给刘总兵,尽快发下去。”
“钱粮落袋、将士们才好拿回去安家,也才有心在前方奋战。”
朱至澍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些内容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事情越来越多,不拿个本子记着,怕自己忘记。
“报!”
正记着的时候,一名小校,带来了一个紧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