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了皇帝的尊号为景泰的三朝元老胡濙。
甚至即将离开京城前往治水的徐有贞也参与了此次会议,代表言官的利益。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顶尖人才几乎都聚集于此。
在讨论正事之前,还需要一些铺垫,能够在小型会议上提出的事项,即便是铺垫,也不是小事。
一群大臣围绕着巨大的地图,神色严肃。
于谦伸手拿起长杆,指向山外的九州之地。
“陛下,微臣此次巡查九州,遇到了许多山匪恶霸,危害一方,欺压百姓。”
“然而这些绿林劫匪,并非大患,派遣官兵即可平息。”
“真正的大患,在于瓦剌。”
“也先贼心不死,虽然主力部队撤回草原,但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劫掠山外九州。”
“这些部队全是骑兵,不与官兵正面交战,往往劫掠一处,焚烧村镇后,便迅速撤退千里,官兵追赶不及。”
“这才是真正的威胁。”
于谦的目光扫过全场,唯独对皇帝露出了一丝微笑,点头继续说道:“因此微臣判断,明年春天,瓦剌必定会再次大规模南下!劫掠九州!”
“恢复军屯制度势在必行,否则一旦战争爆发,大明该如何应对?!”
此话一出,全场大臣脸色大变。
于谦并非危言耸听。
实际上,在巡查山外九州的这一个多月里,他剿灭了二十七伙,还遭遇了三次瓦剌骑兵袭击村庄。
对付很容易解决。
于谦早有准备,随身带着官兵,还特意从京城运来了几十门大炮随军行动。
遇到,通过当地居民找到他们的据点,随后大军将其团团围住,接着炮轰三个时辰,一切便结束了。
无论是几百人的小山寨,还是几千上万人的大寨子,在朝廷正规军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轻易就能被碾压。
纵观历史,朝廷正规军之所以打不过,大多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非过于强大。
真正的麻烦并不是那些因为活不下去而落草为寇的百姓。
而是贼心不死的也先!
此贼派出的劫掠部队全部是骑兵,而且都是骑兵中的精锐。
打仗时,一个比一个灵活,从不与朝廷正规军正面交锋。
打完就跑,让官兵们无可奈何。
况且如今朝廷马军损失极其严重,元气大伤,即便追上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取胜。
于谦在这简短的会议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用自己的血泪教训总结出来的。
每一个字的背后,是不知多少在外九州的百姓成了冤魂,是浓厚到无法消散的血腥气息!
如果是在京城守卫战之前,于谦说出瓦刺会大规模南下之类的话,相信的人肯定不多。
毕竟许多人还沉浸在大明无敌的幻想中,从未清醒地看到大明现在的真正模样,或者他们看到了,却不肯相信。
在他们眼中,大明依然是当初那个自称天下无敌的大明,瓦刺不过是一群为大明养马的马奴罢了。
怎么可能危害到大明?又怎能攻破内三关,直接抵达京城脚下?
在他们看来,于谦是借此揽权,什么瓦刺南下攻打京城,都是胡言乱语。
直到瓦刺真的南下,真的攻破了内三关,大军逼近京城脚下。
直到这些所谓的马奴设置的大营接天连地,将整个京城包围,宛如乌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他们才终于恍然大悟。
于谦说得是对的!
如今的大明,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天下无敌的大明了!
这个无比强盛的王朝,终究随着时光流逝,逐渐腐朽,逐渐衰落,日暮西山!
经历这一战,许多沉溺于梦境中的人被唤醒。
被残酷的现实、浓厚的血腥气息所逼迫,不得不睁开双眼。
如今,于谦再次开口,说来年开春时,瓦刺必定再次大规模南下。
已经没有人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了。
于谦说有,那就必然有!
“这下该怎么办?”
“京城一战,我军依靠地理优势,大获全胜。”
“瓦刺在清风店遭受重创,即使如此,在野外作战中,我军胜算依然很低。”
“更何况草原贫瘠,也先这次损失惨重,手下的部落成员,熬过这个冬天,恐怕就会弹尽粮绝了。”
“他们无路可走,只能一直南下……”
一群陷入绝境的精锐悍将,会爆发出怎样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