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片刻,便已止住。.k¨a*n′s~h¨u+q+u′n?.¢c,o?m/
林觉不禁呆滞又疑惑。
“辛苦师妹了。”
“不辛苦!”
于是与师妹提着水往回走,中间走走停停,吃了鸡蛋充饥,也摘了些认识的野果解馋,花了比来时长许多的时间,这才回到道观——原本一人提水要提两趟才能凑足一桶的,有师妹相助,便只用了一趟。
将之交给二师兄。
出来正欲继续打水,刚好遇到老道,便不禁停下询问。
只见老道仰头拂须一笑:
“此山有神,圣泉有灵,泉水岂能不知你心中敬与不敬?又岂能不知你品性如何?既然心意已到,何须咒语来催?”
“既然心意已到,何须咒语来催……”
林觉不禁喃喃念着,若有所思。
这个世界的法术修行与他原本想的并不相同,可是一路经历,仍不断有所见所闻继续更新着他的认知,也完善着他心中的这个世界。
第39章 木行灵韵
“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浮丘观搬山殿中,老道身着道袍,坐在上首,两个新收的小弟子坐在下方,正在讲道。
老道的声音悠然。
只是这种悠然之中,却有一些虚弱,这和他在回到道观之前、在路上时的状态并不同。
“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立而为蚳,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
“这话就是说,善于讲天道的,必须联系于人,善于讲人事的,必须根据于天道。\x\i-a.o?s\h-u?o!h-u!a·n?g¢.^c?o′m,放在修道上,便是修道者以自身的变化与思念去感悟天地,又要时刻借助天地的规律变化来调整自己,天人相应,二者本就相通。
“咳咳……”
大抵是讲人与天地的对应。
也是云鹤道人为他们讲的道。
算是修行的前置课程之一。
老道慢悠悠的讲着,日头逐渐升高。
明显可见,老道有些疲惫。
“今天就到这里。”
“是,师父。”
“可有没听懂的?”
“差不多都懂了,就是要慢慢回味。”
“那就好。”
老道人连连点头,又对他们说:
“对了,为师年事已高,近些日子下来,已是清醒少于昏沉。正好之前大醮时,仙源观也招了十来个弟子,他们会专门教弟子读书认字,我们两家的祖师原本就是交情很好的好友,后来也是故交,清瑶你不认字,到时候便去仙源观和他们的弟子一起学习认字,记得认真一些。”
“知道了师父。”
小师妹郑重的点头。
“林觉你认识字,却也要知道,学术容易,学道难。仙源观观主给弟子讲道的时候,我也叫你们去旁听,你们莫要不好意思。道这种东西,每个人口中都有不同,要想走得远,只听为师的,便有些狭窄的,那忘机子在这方面也是有些心得。”云鹤道人说着,呵呵一笑,“若他们教法术,你脸皮也别太薄,能听一点是一点。”
“知道了。”
林觉同样答应下来。
……
浮丘峰上。
山林中常有砍枝折朽声,常有说话声,离得近的话,还能听得到道观中传来的琴声笛声,离得远的话,就只偶尔能听得见笛声了,是四师兄在山中与飞禽走兽相处、闲暇时吹出来的。*k^e/n′y¨u`e*d\u/.′c`o!m?
“树兄啊树兄,你这下面的枝桠晒不到太阳,干耗养分,我帮你修了它,给我当柴烧吧。”
“师兄你砍柴怎么还和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