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这边正想着,母亲李夫人和三叔颜智强两人推门走了进来。
李夫人对着老太太福了福身,而后笑了笑。
“娘,儿媳今日有事来找你。”
颜老太太抬头,有些疑惑:“何事?”
“早就听说三弟做得一手好农活,每年咱家收割的粮食都要比别人家多不少,这次厚着脸皮让你们一家背井离乡的过来,
也是想指着三弟帮忙打理好我之前添置的那处田产,让家里能多些收入。”
“那日咱们出城,我也是存着这个私心,想让三弟先看看我那处田产,然后交付给三弟打理,
这不是后来木槿丢了,我便没提,如今木槿回来了,这事,我也得提一提了。”
这话说完,颜智强愣了愣:“嫂子,你是说那个庄子都给我管?”
李夫人笑着点了点头:“还请三弟多费些心。”
颜智强有些犹豫,种地他确实拿手,老家的两百亩地也是他在打理。
可问题是老家只有他在,他必须管,可这里不止他一个人呀。
李夫人:“怎么,三弟有什么问题吗?你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颜智强看了看颜老太太,见她一副不管事的样子,不得不开口:“嫂子,我管庄子,那二哥做什么呀?”
二哥这人他知道,最是争强好胜不过,要是知道他一来就夺了他的差事,日后肯定少不了要闹矛盾的。
闻言,李夫人笑了笑:“你原来是担心这个,放心吧,二弟他管不了庄子。”
见颜老太太和颜智强都一脸诧异,又说道。
“二叔自从跟在老爷身边后,就再也没下过地,对于农事,想来早就已经生疏了。”
颜老太太凝眉:“老二跟着你们的这些年,那他做什么?”
李夫人笑容不变:“外出应酬朋友、打听些消息什么的。”
颜老太太没在多问,不过脸色不是很好。
大儿媳说得婉转,可她知道二儿的德行,也就是说这些年跟着老大,是一点正事都没做。
大人在谈事,颜未韬在旁边听了一阵,突然用胳膊肘撞了撞木槿。
“木槿,我爹现在又管地了,你之前在乡下培育出得良种,刚好可以栽种。
大伯是县令,等庄子里的粮食收获后,让他全县推广我们的粮种,这样,明年就不会有这么多难民了。”
闻言,木槿双眼一亮:“是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三哥你太聪明了。”
颜未韬被夸得挺起了胸脯。
木槿:“不过我爹的官职还太低了,要是再高一些就好了。”
颜未韬想也没想:“那就让大伯努力升官嘛。”
木槿看了他一眼,心道,她爹做了9年的县令都没能升一步,可见升官有多难。
不过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两个人正嘀咕着,大人们聊完了事,颜老太太看了木槿一眼,笑眯眯的对李夫人道:“我准备过几天,就让木槿去上课。”
李夫人闻言,也看向了木槿,见她没反对,想了想,笑道:“也好,你父亲对学业可是很看重的,你三妹妹现在都在读论语了,你身为长姐,可不能被落下。”
木槿立马说道:“论语,我也读过了呀。”
李夫人一愣,神色有些惊喜:“木槿也开始学论语了?”
这时,颜老太太笑着插话道:“你这丫头记性好着呢,村里三叔公好几次都对着我感叹,说木槿要是男儿身就好了,那样,咱家说不定又能出一个进士。”
李夫人是真的惊住了:“三叔公竟如此看好木槿吗?”
颜老太太一脸与有荣焉:“那是,族长的孙子你还记得不?比木槿大了好几岁,他的学习进度都赶不上咱们木槿。”
看着颜老太太自豪的样子,木槿觉得有些汗颜。
她之所以读书快,还真不是因为她聪明。
她有一个成人的灵魂,自然比小孩子静得下心、坐得住,加之九年义务教育毕竟摆在哪里呢,还能比不过古代的小孩?
不过,这一世,她的记忆力确实不错。
不说过目不忘,很多东西看个三四遍就能记住百分之八九十。
她觉得,这估计是因为吃了空间里产出的优质粮食的原因。
空间里种的粮食品质好,营养丰富,吃了后,身体会发育得更好。
颜家,不管是颜老太太,还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