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原始采集和狩猎等自然生产方式,并不能给人类提供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同时,长期食物短缺,直接导致认为人类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获取食物上,从而制约了人类智力和文明的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那些掌握渔业、农业、畜牧业等先进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同时,掌握工具及生活用品制造技术、房屋建造技术、用火技术、窑炉技术、烧结技术、冶炼技术和制造技术,能够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及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幸福感的种族和民族,他们才能在这场物竞天择的自然抗争及人类战争中,获得充分的生存权、发展权、文明权和进步权,而那些生产方式落后的种族和民族,他们必将被无情地淘汰,并淹没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
中国南部、中国南海地区及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渔业的繁荣发展,产生了人类早期的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随着地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捕鱼为生的东南亚海洋民族首先开始了他们的海上大迁徙。
考古学成果表明,东南亚群岛、中国南部海岸和中南半岛海岸是人类最早产生航海技术和海洋渔业的地区。随着海平面上升,这些海洋民族居住村里和港口被海水淹没,因此他们开始举家举族乘船,渡海迁徙到海拔更高岛屿和大陆沿岸,并在容易获取淡水和陆地食物的大陆河口地区重新定居下来。
在东南亚海洋民族的迁徙过程中,他们首先到达中国南海、东海的大陆海岸河口地区,以及中国南海、东海等近海岛屿。
随着海平面的进一步上升,东南亚海洋民族继续向太平洋各岛屿,以及南美洲大陆等美洲地区迁移。同时他们向中南半岛沿海、中国大陆东海和黄海等高纬度海岸和岛屿迁移。
这个阶段东南亚海洋民族还通过海路迁移到南亚次大陆沿海地区、巴基斯坦沿海地区、伊朗沿海地区、阿拉伯沿海地区、非洲大陆沿海地区、地中海沿海地区等!
在这个时期,定居在中南半岛地区和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农牧民族,由于地球环境的改善,他们的食物供给迅速增加,这个地区成为当时人类最富裕的地区,由此导致该地区人口的急剧膨胀,为了获取更多跟稳定的食物,人类最早的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开始在大陆上迁徙,寻找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地方。
当然跟随农牧民族迁徙的还有从事采集和渔猎的陆地民族,他们相互扶持开始艰难而漫长陆路大迁徙。
这些陆路迁徙民族首先向北、向东进入整个中国大陆、西伯利亚,并从此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东地区、直到非洲北部和地中海沿岸,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这个时期在这些地区河流、沼泽、草原和森林地区都出现了这股迁徙人类生活痕迹。
在这个阶段,东南亚古农牧民族向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河谷进入南亚次大陆,在那里的河流、沼泽、草原和森林地区建立殖民定居点,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同时他们通过南亚次大陆西北山谷进入印度河流域及整个中东地区,以欧洲南部。也许很多年之后,这支迁徙民族在这里他们应该遇到他们同族人——从河西走廊等东方地区迁徙到中东的农牧民族!
随着地球变暖加剧,海平面进一步上升,东南亚海洋民族,以及世界各地农牧民族继续展开最后大迁移,他们向更加寒冷和偏僻地区迁移。
最终东南亚海洋民族在美洲南北大陆的西海岸,以及中美洲群岛定居下来,发展海洋渔业他们成为美洲最早人类居民。这些移民在智利和秘鲁海岸等美洲西海岸留下了大量石质圆形船锚,这些船锚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被考古学家发现,通过科学家鉴定这些制作船锚的石料产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
通过陆路迁徙东南亚农牧民族,他们最终横跨西柏利亚冻土区,到达了北冰洋大陆海岸,同时他们向东通过当时还没有被淹没的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考古学家在北美洲大陆发现的这些移民的遗骸和活动遗迹,根据科学测定,他们最早在距今2.5万年到达美洲大陆。同时,考古学成果表明在距今1.5万年后,通过白令海峡的人类迁徙活动停止了,这说明,距今1.5万年时白令陆桥被海水全部淹没了,人类再也不能陆路达到北美洲。这些迁徙到北美洲的人类成为北美洲最早的人类居民。
最终北美洲的人类与南美洲的人类在中美洲地区汇合,他们形成南美洲的黄种人种族,他们独立发展社会和文明。直到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帮助葡萄牙国王向西横跨大西洋,开辟航行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美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