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及社会的组成和运作方式。人生意义的普遍原理导致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
由于原始意义即原始价值观的驱使,为了战胜饥饿,人类首先利用资源通过采集、捕鱼和狩猎等方式获取食物,通过洞穴、火和衣物等进行保暖;而原始快乐方式,就是各种给身体带来快乐的感受,即爱情及各种令人舒适和快乐的感受;原始层面的自由就是行动的自由,获得温饱的自由,爱与获得舒适、闲散和休息的自由。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原始需求并不容易,即使在科技和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要解决自身的原始需求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古人在满足原始需求方面,他们比当今人类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打击,并付出更大代价。
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源于对生活保障的追求,自从人类具有完整世界观和价值观之后,他们已经将人生理解今生和来生,同时古人已经认识到任何生命都是生老病死的过程,要想获得人生保障,单单有温饱肯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肯定需要其他帮助和手段才能是人类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人类从这个需求点开始思考,人类意识到维系人际关系,抚养后代,培养帮手的重要性。今生总归结束,为了解决人死后的问题,人类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下一代和未来,这是家庭和社会产生的精神基础。
如果今生的问题解决了,人类就开始思考来生的问题,来生的问题就是人死之后,亡灵在阴间的生活品质及未来出路。人类对来生的思考是产生一切宗教的思想基础,这种思考也导致了人类,特别是人类中富裕阶层和特权阶层在今生为来生做准备,他们会在今生做各种取悦神灵的事情,并准备他们的来生之所——坟墓或者陵墓,希望自己的来生有保障或者过得更好。
由于今生与来生总是阴阳相隔,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活人真正去过阴曹地府,更没有人见过灵魂,因此,古人对于自己是否得到来生的保障总是惴惴不安。由于对未来深感忧虑,同时万事万物客观上存在幽暗性、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为了获得可靠解决办法,人类充分释放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追求精神等更高层次快乐和自由。这些高层次的思考和追求导致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变革和升华,从而促使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今天的人类对于今生和来生的思考与古人大不相同。很多现代人已经不认为坟墓是来生孵化器和居所,即使现代人不在相信灵魂和鬼神,但是现代人仍然在寻求永生之道。
在物质和生命层面上,科学已经明确告诉人类,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又开始必有终结,永生只是事物过程无限延长的假设,在物质世界里不存在真正的永生。
但是人类也在思考,在物质之外是否存在一种因子,能够构建灵魂和鬼神,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秘生命和事物?当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这个问题思考仍然一无所获!也许,在遥远的将来人类在这个问题上仍然一无所知,但是人类觉得不会放弃对这个问题思考和努力,因为永生是人类终极追求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人类放弃对永生追求将会导致人类价值观的坍塌,导致人类文明发展的中断!
为了让大家对文明有一个清晰、完整而准确的概念,我们有必要对人类文明本质和定义进行一个深入的探讨。
首先,文明是愚昧、原始、野蛮、自私等词汇的反义词,因此文明的本质意义是觉醒、感悟、知识、道理、利他等综合含义。也就是说,人类如果只具有思想意识,只有自我中心的自私自利的善恶观即价值观,人类只按照人类的原始本性和本能思考和做事,人类只会比动物更加愚昧和野蛮,人类只会比所有的动物更加丑恶。文明不是将个体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牺牲他人和群体的利益的基础,否则文明将荡然无存。
为了更好的把握文明价值标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文明的评价体系。我们认为人类精神追求的内含可以分为人文追求即人文指数、科技追求即科技指数等两个部分,我们可以将人文指数、科技指数作为衡量文明高度的价值尺度。
文明的人文指数是人类对人生、善恶、利己、利他、平等、正义、感恩和慈悲等人生意义的理解,人文指数的外在表现为谦虚、勤奋、利己不害人、关心环境和他人、热心社会公益、服务社群、人人平等、坚持及维护人间正道、对社会有真诚的感恩之心、节约资源、同情和帮助弱者;文明的科技指数是人类对自然、物质、生命和意识现象及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人类获取利用自然资源,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