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南方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我会去和夫君说的。”
崔钧点了点头:“多谢小妹了。”
“嘿嘿,哥哥也可以看看,蔡氏和襄阳几族,可否联姻,尽快决定吧。”
“嗯?”
崔钧愣住了。
“河北很大,却是除了袁绍的心腹,谁都挤不进去了。”
“南方……孙氏用人,从来都是不拘一格,有能者居之。”
“崔氏不必局限于那河北一郡之地,这大汉南方,兄长都可以尽情施为。”
“这片庞大的大地,崔氏就是发展到极限,都不一定能够占据多少。”
“为何不联合一些其他豪族呢?”
崔钧是有些不愿的。
“出来久了,我也先回去了。”
“哥哥好好想想。”
“若能娶到蔡氏女,才是崔氏未来的兴盛。”
崔时宜走了,崔钧愣在了原地。
“蔡氏。”
崔钧离开后,去找到自己的好友,和对方说起自己的想法,想要求娶一位蔡氏女的时候,遇到了好友翻白眼的目光。
“怎么了?”
“你来晚了。”少年淡声开口,手中拿着书,眼睛盯着字,压根就没有多看崔钧一眼。
崔钧不明所以,着急的询问,少年却仿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压根没有听到他说什么。
崔钧直接将书抽开。
“孔明,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少年无奈的叹息一声:“我姐姐前些时日,也已经为我去蔡氏说亲,待我成年后,就会迎娶一位即将及笄的嫡女。”
“蔡氏如今,已经没有合适嫁给你的人。”
“什么!”
“你姐姐?”
“你也要娶崔氏女?”
少年不想理会崔钧。
两人是一年多前,在老家时认识的。
当时诸葛亮回老家一趟,正好遇到了出使曹操的崔钧。
崔钧博学多才,谈吐不凡,是和诸葛亮忘年交。
崔钧才更是惊讶。
“你从小被镇东将军精心培养,请来各地名师大儒,为何要这么早就要定亲蔡氏女。”
诸葛亮无奈的说道:“长姐说,娶蔡氏女,能让我少走十年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