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到了冬季,今年异常寒冷,大江结冰。
大江已经不能够再作为天堑,那些矮鬼已经完全可以踏冰渡江。
郑天佑只能再次把精力重新放回军事上,组织了一支十多万人的军队,沿着大江布置防线和矮鬼打防御战。
南下的矮鬼数量原本不过十万左右,但是这几个月来被挡在江右,不能渡江。
不过它们也没有闲着,就在江右肆虐,攻破无数城池村庄,让数量增长到了二十多万。
郑天佑这边十多万军队,数量本来就比矮鬼少。
再加上大多数都是临时在东南诸省组建的新军,战斗力不强。
因此此战刚刚开始,就陷入被动局面。
也幸好这些新军家乡就在身后,父母妻儿都在身后,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暂时勉强抵挡住了矮鬼的攻击。
不过时间一长,显然也是坚持不住的!
最后关头,还是郑天佑率领一支亲卫骑兵,冲入矮鬼大军之中,阵斩了一位万夫长级别的矮鬼。
这些矮鬼没有智慧,也没有组织。
只有这种强大的矮鬼才能勉强驱使矮鬼们进行战斗。
这个万夫长级数的矮鬼被斩,矮鬼大军顿时陷入混乱。
这才让郑天佑险险的打赢了这一仗。
不过这一仗虽然抵挡住了矮鬼大军进入江左之地,但是没能全歼南下矮鬼大军,自身伤亡也达到了一半以上。
可谓是惨胜!
幸好郑天佑从河阳府等地,调集了一支两万人的荡魔军过来。
接着对残存的南下矮鬼再次发动攻击。才算是给南下矮鬼以重创。
将南下矮鬼杀的只剩下五万以下。
不过那些矮鬼四散,再想大规模的歼灭就不容易。
只能花大量时间一点点的剿杀了!
如此一来,南下的这一股矮鬼算是勉强被解决了。
然而背上的矮鬼却彻底坐大,它们屠杀了不知道村镇城池,让族群数量增长到了五十万以上,然后再次分裂出了三股。
一股继续北上,一股南下,一股围攻京师而去。
关键时候,京师发生兵变。
却是京师因为获得不了各省的税赋粮食,开始粮荒,已经很难供应庞大的军队开支。
再加上京师当中有着太多的达官显贵,又要占据更多的物资。
结果饿肚子的士兵直接兵变,抢掠京师,杀戮达官贵人无数。
然后在矮鬼大军开来之前,直接抛下京师往西边而去。
却是因为兵变的主力,本就是西北诸省的边军。
如此一来,导致京师彻底沦陷,被矮鬼攻占。
残余的达官贵人,部院高官,甚至就连皇家勋亲,都不能幸免,纷纷填了矮鬼肚子!
就连皇帝也都在矮鬼入城之前,自焚寝宫而死。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然而让东南诸省震动的已经不是朝廷的覆灭,而是自身所遇到的麻烦了。
覆灭京师的那股矮鬼,顺原路往西南方向杀去。
那便是郑天佑手下的荡寇军的地盘。
而与此同时,还有一股矮鬼南下又威胁到了东南诸省。
等于是一时之间,郑天佑的地盘两头都开始遭遇到了危险。
这消息才是真正让东南诸省人心震动的。
因为这种关键时候,郑天佑居然要赶回西南坐镇。
东南诸省要远比西南富庶,但是在郑天佑心目当中,那西南诸省才是他的基本盘。
那边一片白地,郑天佑建立了诸多折冲府。
他的命令能够贯彻到每一个人身上。
而东南诸省虽然好,却没有遭遇魔灾,郑天佑虽然名义上掌控了东南诸省,但是实质上,中下层依旧是被胥吏,豪族,乡绅们所统治。
所以在郑天佑心目当中,当然是西南才是最为重要。
更何况,东南有着大江屏障。说不定借助大江,就能护持东南不失呢?
所以郑天佑丢下几个大将统帅东南战局,自己回西南亲自坐镇。
这肯定让东南父老们为之不满,甚至是惶恐。
不过郑天佑却顾不了许多!
他回镇西南,满意的发现自己离开之后,何克贞等人依旧按照他的计划,不断建立新的折冲府。
如今西南各地所建立的折冲府数量已经超过三百个。
也就是说,单单这三百个折冲府,郑天佑就能够动员三十万以上的大军。
这些军队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