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有些污点,也算是大节不亏嘛!
所以经此之事,郑天佑可谓是名声大噪。仁义,仗义疏财之类的名声传遍四方。
各种三教九流都来结交!
不论是读书人,生意人,江湖黑道,都纷纷上门。
郑天佑既然竖立了仗义疏财,急公好义的人设,自然要贯彻到底。
别人只要上门求助,自然能帮就帮。
反正也不会亏本便是……
这人设一起来,就是一门生意。
不说更多的江湖黑道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主要是销赃之类的事宜。
便是许多生意人,遇到麻烦,也都来找郑天佑帮忙调解。
毕竟,许多生意人遇到的麻烦不是和黑道有关,就和官府有关。
这些郑天佑都能帮忙解决!
自然,这些事情肯定也不能白帮忙便是!
甚至就连官府在许多不好出面要办的事情,都需要找郑天佑来解决。
不只是在这宛陵县,甚至在整个兴阳府周围数百里的黑白道上,郑天佑这个“豪侠”也是大大有名。
郑天佑有着举人功名,这身份就能够和官府打交道。
一面在江湖黑道也有人脉势力,就能和江湖黑道打交道。
可谓是黑白二道。
自然财源滚滚而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好在郑天佑知道做人,凡事都有底线,绝不和官府作对,甚至能够帮官府排忧解难。
再加上他乐善好施,对于附近百姓施以恩惠,对于贫寒士子加大资助。
出钱修孔庙,修学舍书院。
还有开诗会,帮一些有才士子扬名,编纂诗集等等行为,让他在士林之中声誉更加不错。
不知不觉之间,又是三年过去。
这个时候,郑天佑的气运,声望,家产,势力等等都更上一层楼。
妻子陈氏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又将王平的妹妹娶了作为小妾,家庭倒也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