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他,一则是因为陈典吏和那些黑道的销赃生意。
郑天佑凭借举人身份来当保护人,再加上他又是陈典吏的女婿。
这生意等于是两家人的,所赚的钱,他可以分走接近一半。
除此之外,郑天佑还在县中开了几家店,甚至办了几个小作坊,卖些酒水,白糖之类。
这些都是很赚钱的!
王家以前没有官面上的人在,所以这些生意插手不了。
但是郑天佑是举人,就有资格插手。有资格在县城买店铺,做生意。
尤其是郑天佑自己改进了一下酿酒制糖的工艺之后,这生意就变得更好!
可惜就是郑天佑这个举人的影响力有限。
所以他的糖酒做的再好,也只能在本县之内卖卖,是没有可能做到其他地方的!
不过哪怕就算是这样,郑天佑一年也能够收入几千两银子了。
商业的利润可是要比土地田租高的太多!
有钱有闲,专心研究各种劫运法术。
原本一切过的顺顺利利,不料忽然就有一天,风云突变。
原本相安无事的温县令忽然雷霆出手,将陈典吏给抓了起来。
虽然没有公开审判,问罪。
但是这种突然翻脸,还是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却是距离本县一百多里外的隆唐县发生了一场暴乱起事。
当地因为苛捐杂税太重,百姓不堪其扰,直接揭竿而起,杀了收税的税吏。公开造反。
甚至打败了当地官府派去镇压的官兵,声威更胜,占据了隆唐县城,开始自称开天王!
这也惹得方圆一两百里内,各路山贼土匪纷纷跑去投靠。
那温县令得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首先就把陈典吏给控制住了,然后全城戒严。
原因无他,因为有两股和陈典吏有瓜葛的山贼土匪投靠了那位不知死活的开天王!
这是担心陈典吏和那些山贼土匪勾结,攻入本县当中。
与此同时,温县令开始组建乡团,加强城防等等动作。
当郑天佑得知消息之后,那陈典吏已经被抓了一天多了!
这让郑天佑不得不仰天兴叹。
原本是不想和那温县令正面冲突的,躲在乡下不入城,也是不想撄其锋芒。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劫数来了啊!”
他心中还在轻叹。
那温县令派来的人已经来到养闲居:“郑老爷,隆唐县有刁民造反。
隆唐距离我们宛陵不过百里,朝发夕至,万一隆唐县盗贼攻打我县,那可就不妙了!
所以县尊大人请您入城,共商守城事宜。”
这话听起来很正常!
一般县令遇到这种大事,都会和当地士绅进行商议,甚至请士绅们帮忙。
主要是县衙没有什么钱,遇到这个时候,不管是建立乡团,还是守城什么的,这都需要钱粮。
需要郑天佑这些士绅在这种关键时候慷慨解囊!
当然这也不是让士绅们白掏钱,事情结束之后,肯定会有回报,或者奏请朝廷给予荣誉表彰,或者是给其他经济方面的回报等等。
总之,从表面上来看,温县令这时候请郑天佑入城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实际上,现在连陈典吏都被抓了。
郑天佑这个陈典吏的女婿,还是共同进行销赃生意的女婿又哪里有什么好果子吃?
怕是只要入城,轻则会被软禁,重则直接抓起来杀掉都不稀奇。
毕竟现在县中没钱,与其找士绅借钱。还不如杀了郑天佑这样有钱大户,家产充公……
反正谁让郑天佑翁婿勾结土匪山贼呢?
这等事情寻常时候,不算太严重。
但是遇到有人造反,那就太要命了!
所以,这个时候,进城才是傻子!
但是不进城又能怎么办呢?
一来万一那些造反的反贼打过来,城外可是很危险的。
二来就是不肯入城的话,人家随便说一句你就是反贼,不肯入城,就是想要和那些反贼勾结。
这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在这特殊时候,一旦温县令向朝廷发一封奏书,剥夺郑天佑的功名丝毫不困难!
所以,这种时候,郑天佑彻底陷入两难。
要么乖乖选择入城受缚,生死寄于他人一念。
要么干脆就反了,跑去投靠那什么开天王。干脆引来那些反贼,把宛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