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之类大的去了!
温县令手下有高人,就通过这些水田之类,诱惑沿途各家地主乡绅纷纷出钱支持整个工程。
整个工程干完,温县令收买了全县所有人。
那些普通的役夫对温县令感恩戴德不说,就连各家地主豪绅也得了许多好处。
自然也对温县令赞不绝口!
最初温县令找他们捐钱修工程的时候,这些人都不太愿意。
只是被温县令对付王家的狠辣手段吓到了,心不甘情不愿的掏钱。
但是工程进度到了一半,看到有利可图之后,那些豪绅地主们就又是另外一种嘴脸,纷纷出钱出力。
温县令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玩的高明,听话的就给好处,多分水田。不听话的就被赶到一边。
这让整个县中所有豪绅地主都围绕着温县令献媚,拍马屁。
那温县令行事倒也公平,因为陈典吏和郑天佑率先支持,首先捐了八百两银子的工程款。
后来就被分到了两百多亩的上好水田。
这些水田的价格就远胜八百两银子了!
也正是如此,整个工程下来之后,全县大部分人心,都被温县令给收服。
这个时候,他在本县已经可以说真正到了一言九鼎,一声令下,无不听从的地步。
那陈典吏也被温县令给收拾的服服帖帖,就算是私下和郑天佑说起话来,也是一口一个县尊大人如何如何!
整个过程都被郑天佑看在眼中,心中不得不佩服。
当然如今郑天佑也已经是举人老爷,身份地位已经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那陈典吏是郑天佑的岳丈的话,那么他见到郑天佑也要叫老爷了!
郑天佑后来几次远远眺望县衙气运。
因为这不是针对个人,又是泛泛而看。
因此并没有引来反击。
他就看到,整个工程之初,县衙气运陷入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