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些人有可能会战死沙场,又让他心中充满矛盾。
傅家村总共人口才五六百人,上次已经死了二十多个,残废了七八个。
这次若是再死十几二十个,又怎么承受得住?
这也正是傅应极宁愿加注在郑天佑身上,宁愿傅家两条腿走路。而不能把鸡蛋放在傅天仇一个篮子里。
可惜,郑天佑刚刚考中举人。
哪怕是再有信心,想要考中进士,也需要等到三年之后了。
由于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的青壮,让傅家村似乎变得冷清了不少。
但是傅家村的底蕴,气数却是真正大增。
只要给傅家十几二十年时间,不再受大的挫折。那么整个傅家都将再上一个台阶!
别的不说,单单随着郑天佑考中举人。在他名下,都有着两百亩的免税资格。
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些土地记在郑天佑的名下,这些土地,都将免税。
而这还是明面上的,私底下,地方不同,官府可以接受的潜规则是五百亩到八百亩不同的免税土地。
以至于许多周围人家,纷纷来投靠郑天佑,将土地寄在郑天佑的名下。
他们将成为郑天佑的佃户,每年的收成将和郑天佑五五分。
然而就算是五五分,也要比给朝廷交税划算的多。
其实朝廷的税收还不是最重要的,要命的是赋役……
总之,因为郑天佑成为举人。傅家村整个多出来了几十户佃户。
这同样是傅家的力量!
当然,这其中郑天佑和家族之间怎么分,也都有规矩在其中的。
并不是说全都是郑天佑的。
毕竟,家族花那么大的代价资源帮助他去考科举。
现在也轮到他回报家族了!
郑天佑这种举人还不算什么。
听说有些穷京官,一年到头就靠借债度日。
他们自己的俸禄其实支撑自己一家子还能过得去。
但是总要回报家族吧?
尤其是许多人不懂,以为你在京城当大官,发大财。
什么修祠堂,添置族田,重要人物的婚丧嫁娶等等……
所以那些穷京官们过的日子真的是十分苦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