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六朝时空神仙传 > 分章完结52

分章完结52

候,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流言。180txt.com说刘胜之本是下凡普渡的仙人。来云社县济救苍生。

可惜云社县的百姓不够虔诚云云,因此刘胜之才失望而去。

消息传出,大部分人都是相信了。都当刘胜之抛弃了此地,回山再不回来了。

总之,消息传出。整个云社县上下,到处陷入恐慌之中。

最后甚至直接有着乡老出面,请求官府在城中立下神祠祭祀。

偏偏也十分凑齐,今日那神祠刚刚建好。便有许多人云集刘胜之住过的房间,祈求刘胜之再次出现的时候。刘胜之就那么穿越而来……

于是,有了这般情况,就一点也都不奇怪了!

这是县中某家被刘胜之救过的富户,所捐的一套房子。现在被改造为神祠的模样,供奉了刘胜之的牌位,号称神仙祠。

瞬间就让刘胜之有了一种风中凌乱的感觉,甚至啼笑皆非。

第二十一章 哀民生之多艰

他在现代时空,辛辛苦苦,巧取豪夺的弄了一座道观,当成了遮掩之地。就那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患。

却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在这魏晋六朝,已经有人帮自己建了神祠。

这当真让刘胜之有着哭笑不得的感觉!

等刘胜之彻底搞明白情况,晕晕乎乎的大半日就过去了。

刘胜之缓缓的收拾好了心情,再看向刘穆之,一下子就彷佛如获至宝。

不管怎么说,自己和刘穆之也认作了同宗兄弟。刘穆之为本地县长。

这县长再小,手下假假的也有十数个县吏。有着县兵数十。

甚至还能号召各家坞堡村寨出人,集合起两三百人的武力来。

说不得,到时候就能够帮上大忙了!

“胜之看此地如何?”身为县令的刘穆之得意洋洋,丝毫没有发现刘胜之那种奇货可居的目光。

刘胜之忽然笑道:“穆兄,这背后恐怕是你折腾出的这一出吧?”

“我早就知道瞒你不过……不过,胜之也瞒的我好苦,没有想到,你居然也是一位神仙啊……”

想起今日刘胜之在眼前凭空出现,刘穆之忍不住也唏嘘起来:“既然如此,帮你立下神祠,那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胜之,民生维艰啊。若非有事情想要找胜之帮忙,我也不会出此下策!”刘穆之唏嘘道。

不知道刘穆之到底搞什么鬼,反正给自己建了神祠,自己也不会吃亏。只好说道:“穆兄有话直说便是!”

刘穆之说着:“胜之,上次你和我说过。水蛊孳生,主要是因为钉螺,而钉螺却是县城周围水塘河沟太多。

我准备派出劳役,将四周的河塘整理一番,开辟成水田,种上稻米如何?”这个时代的主要粮食是所谓的五谷杂粮,不过和后世的五谷杂粮却不是一回事儿。

比如大部分人吃的主食却是粟米,又被称为黄米。甚至是黄粱,便是黄粱一梦之中的那个黄粱饭。

大约类似于小米,却又不同。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粟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

不过,这种东西,原本生于北方。在这江南潮湿多雨气候之下,长的就很一般了。产量并不怎么高。

有次吃饭的时候,刘胜之和刘穆之提到过一句。在这江南之地,不妨种植水稻。

原本刘胜之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但是刘穆之是日后出类拔萃的人物,尽管现在做了一个小小县长,也没有尸位素餐。反倒是最近真的留意起来。

和刘穆之交谈之中,刘胜之才发现。这个时候,水稻和小麦虽然有着种植。但是却不过是在杂粮的范畴。

刘胜之查过一些资料,一直要到唐中期以后,小麦种植范围由东向西、向南迅速拓展,到明末,北方百姓的饭桌上已是“小麦居半”。

而在南方,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至隋唐时,江南的生产力水平已有长足进步。

南方双季稻在唐代就已普遍种植,还出现了稻麦轮作复种的一年两熟制。

但是在这个,大量的人口刚刚因为战乱而迁居江南的时候。百姓种植的最多的还是从北方带过来的粮食品种。

刘穆之雄心勃勃,指点江山。说着,自己准备如何围堰造田,如何修建水渠,种植水稻云云。一直说的是口沫横飞。

刘胜之点点头,这才符合后世的大势所趋。江南一年两熟,三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