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进了密室。他们见了江楚吟都点头示意,他们已经习惯于在与赫连辰萧谈论事情时,有她的存在,她的智慧既不会使他们一文不值,却可以更让他们的思路开阔。她的存在是一缕春风,她的智慧更是如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两位丞相,”赫连辰萧请他们二人坐下,“皇上今天突染风寒,晕睡不醒,今日已经没有上朝,但皇上的身体何时恢复还是个未知数,今后的朝政该如何处理。”他直入主题。
董叔敖,蒋绾也看到了躺在床上的赫连成,他沉睡不醒,时不时还在说着梦话。
“不知道,两位丞相对于这种情形,是否有什么好的建意,帮助本王解忧?”赫连辰萧在问两位丞相的意思。
再明白不过,这是要他们拥护他,要他们为他想出一个合理的理由独掌大权。这样的事,如果做得好,可以立下千秋功绩,如果做得不好,被反对者推翻,便一定是以人头落地为下场。
董叔敖与蒋绾自然是知道这里面的利害,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回话。他们沉默着,互相地对看。赫连辰萧的目光也在他们的身上扫过,如果他们回答得不对,他们人头落地的机会就会马上降临。
江楚吟看到这种情景,便开口说着:“二位丞相是赫连国的老臣,也是皇上的得力助手,相信二位也是深知皇上的心意,究竟谁会成为赫连国未来的主子,也是不争的实事,只是天不从人愿,皇上昨夜里染了风寒,身体无法上朝主持大事,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赫连国的临时主子来主持大局,可是,你们也看到了,皇上现在连起来和我们说句话都很难,怎么让他来下这道旨,如果这道旨意无法下达,赫连国难道就要陷入混乱了吗?”
江楚吟的这一番话,让董叔敖和蒋绾心里一宽,只是暂时的代管国政,只要皇上醒过来,就会还政于皇上。如果此时不立临时的监国,赫连国便一定会大混,到时的匈奴,慕容等国都会乘虚而入。
“二位丞相有何见解?”赫连辰萧看了一眼江楚吟,心中的感激便不在说出来。
“全听十七王爷吩咐。”董叔敖是倾向于赫连辰萧这一方,七王爷也曾派人拉拢过他,只是他觉得,七王爷此人阴晴不定,缺少治国方略,更缺少宽大的心胸。虽然赫连辰萧也同样是冷酷无情,但比起谁更有能力使赫连国强大,董叔敖心里是倾向于十七王爷。
蒋绾此人并无党派之分,这也是他能够世代在朝中做官的原因,从不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做好本份,是他的原则,可是今天,他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是十七爷,还是七爷的时候,蒋绾做出他正确的决定。“全听十七王爷吩咐。”
王爷太妖孽 第一百三十九章:十七监国(上)
赫连辰萧很满意这两位臣子的回答,也十分感激江楚吟刚刚说的那一番,是她的那番话,加快了两位丞相下定决心的速度。
“依二位丞相之见,本王现在应该如何去做。”赫连辰萧意图让丞相为他草拟一份监国的诏书,而且是以皇上的名义在明日的早朝上宣读。却没有明说。
董叔敖与蒋绾对视一下,董叔敖开口:“十七王爷是皇后的谪长子,如今皇上身体不适,无心力再治理国政大事,理应由十七王爷亲理监国。”
蒋绾也接着说:“以臣之见,现在以皇上的名义草拟一份诏书,认命十七王爷在皇上恢复前为监国。”
赫连辰萧很满意,他看看这两位朝中的重臣,既然他们都没有意见,也愿意站在自己这边,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楚吟,去拿纸笔墨砚来。”他转头对江楚吟说。
江楚吟赶忙从密室的角落里,找出了落满灰尘的纸笔,一边将纸铺开,一面磨着墨。蒋绾一向是以文笔取胜,他坐到桌前,拿起笔,想了一阵,便挥豪写了下去。
董叔敖看绾正在写着,便对赫连辰萧说道:“王爷,如果明日早朝冒然将这份诏书宣读出去,有人不服气,提出置疑,非要见皇上如何是好。”
赫连辰萧经他如此一提醒,也想到了会有谁提出这样的问题。“董丞相,你认为要怎么办才可以万无一失。”
“一直以来政权与军权都是无法分开的,”董叔敖顿了顿,他想说到这里赫连辰萧应该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董丞相是说,需要有军队的支持?”赫连辰萧问道。
“正是,十七王爷曾经远征匈奴,在军队中有着较高的声望,霍起夫大将军也曾是王爷您的部下,”董叔敖说到重点。“不过,要将军队调回到都城,也是需要时间,明日恐怕来不及。”
“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