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连连点头说不拘哪一个都是极好的,他不挑。502txt.com于是燕王就跟官家汇报,给李家小娘子赐了婚。
燕王看看接旨之后就一直安安静静站在一边儿的李念,小娘子岁数不大,但已经能看得出端庄秀美的模样了了,从得到消息就一直不慌不乱,既没有欣喜也没有惊讶的样子,一直都是落落大方的模样,果然是个处乱不惊的性子。再看看李想,他的脸色不太好,燕王有点不好意思,他早就知道这事儿,却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干脆就没跟李想说,人家就这么俩妹子,摊上这种事儿可真够郁闷的。
李想确实郁闷死了,送走燕王,看李念面无表情的站在一边儿,忍了又忍,还是问道:“你是不是认识这个莘王?”
李念点点头:“认识,就是当初那个输了顾恺之画儿的小郎君……”
李想看她这么干脆的承认了,反而被噎的不知道再问什么好,想起李念这一年来三五不时的去书店,有时候一出去大半天,说是去朋友家玩儿……可她却从来没有带过哪个朋友回来。李想原以为她是不喜欢请人来家,现在看来,什么不喜欢,压根是不敢吧?这熊孩子根本就是在早恋吧!那个输了顾恺之的画儿的小郎君,哼,怪不得拿得出顾恺之的画儿,简直气死我了!寻思了好一会儿,最后闷闷的说了句:“你谈恋爱就谈恋爱呗,干嘛对我也瞒的死死的。”
李念的脸上少有的露出一点怒气:“谁跟他谈恋爱来着?他乳母有心痛病,我每隔一阵子得给她带药,顺便就跟他多说了几句话……平日里在我面前连话都说不利索,动不动就脸红,我以为他是天性腼腆,谁知道竟打的这个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莘王植:
徽宗第十二子、有辩才,他的事迹最著名的是在金国为他爹洗脱谋反罪名。绍兴三年,赵佶另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沂王(他的名字是“木咢”——那字敲不出,只好这样表示,初名“炤”)在五国城伙同驸马刘彦文诬告赵佶谋反,金人欲令其父子对质,莘王植就与茂德帝姬的驸马、蔡京的儿子蔡鞗挺身而出,与沂王及刘彦文对辩三日三夜,有理有据地逐一驳回指控,力斥二人不良居心。最后驳得沂王与刘彦文气折,金主终于把这事件定性为诬告,把告密的两人诛杀了。
赵植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仅凭这么一点点资料,没法作出具体的评价,不过至少,不是软蛋,才思敏捷,品质应该比较端正。
至于另一位沂王,我得说,他才更像徽宗的亲儿子,为了自己过得舒服,亲爹都可以诬陷出卖,跟他卖老婆卖姐妹卖女儿的父亲和大哥真是一家人……
————————————————
我希望能够在本月结束的时候把正文完结——但愿能够做到……
111第一百一十三章
被李念的婚事刺激到的还有何栗,这边李想才接了旨,那边何栗便杀过来了:“冀飞,这是怎么回事儿?四娘怎么就成了莘王妃了!”
李想翻了个白眼,先纠正了一句:“她是我们李家的三娘……”说到这里囧了一下,早知道说什么也不搞大排行了,弄什么男女平等,结果自己是大郎,小桃是二娘,李念就成了家里的三娘……女朋友跟妹妹的称呼一个样儿真是太纠结了!
李想心里吐槽完毕,有端正了态度问道:“请问何台长到我家有事儿么?”
何栗拉出椅子坐了下来,纳闷道:“你整天都在想什么?从我升了御史中丞就叫我何台长,对了你上次还叫际慧兄方丈!”
李想挠挠头:“鸿胪寺听起来不像个庙么?鸿胪寺卿可不就是方丈么?”我们那块儿电视剧都这么演的,什么鸿胪寺方丈啊,御史台台长啊,中书省省长啊,对,还有翰林院院长。该死的这些电视剧怎么通过审核的……
一见李想又开始胡说八道,何栗立刻闭嘴,天知道继续说下去,又要被他把话题带到哪里去!强忍着想要抽李想一顿的欲望,何栗好声好气的说:“阿念的婚事定下来,也该备嫁妆了,我别的没有,古籍倒是有几本,回头给你送过来……”
李想翻了个白眼:“吝啬鬼。”
何栗头上的青筋差点跳起来:“全是古籍,万金难买的。”
李想撇了他一眼:“又不能卖……算了算了你别瞪眼睛,直接给阿念拿去吧,她喜欢就好。”
何栗现在是彻底怕了李想,这货的脑子跟正常人就不是一样的转动方式,顺着他的思维方式说话早晚得给带沟里去,偏偏每次都见好就收,让人没法发脾气,算了,我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