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的女孩子,就是家里再富裕,也免不了学习各种生活技艺,家里条件越好,学的技术可能越精细,并不像后世的孩子条件好就娇生惯养不去干活儿。而这样得到过技艺培训的姑娘,干起细致活儿,肯定比粗手大脚的村妇强。
李想觉得,那几个专门从事拐卖适龄少女活动的人贩子眼光实在是好,这几个姑娘从长相到修养都比普通姑娘高出一大截,这样的姑娘,一转手起码能卖个几百贯。信息不畅的古代,拐卖人口的难度非常低,而受益如此可观,难怪虽然这时节对拐卖人口的处置力度比后世严厉的多,可还是挡不住这些人铤而走险了。
不管怎么说,发现这些姑娘确实能够成为很好的纸工而不是单纯的负担,李想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可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上工的时间并不算长,每天下午申时中就结束了,那么闲暇的时候干什么呢?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一般十几岁的孩子应该干嘛?上学呗!
没错,李想就是这么认为的,十几岁的孩子,最主要的事情不应该是学习么?虽然这几个姑娘现在的情况不太好,可越是这样子才越该学点儿东西,任何东西都没有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可靠。李想从来都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一旦做了决定,立刻通知小娘子们以后每天要上一个时辰文化课。
这实在是件太考验人的工作了,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几个小娘子是读过一点书,可这时节读书自然都是读圣人书,小姑娘再学点诗词歌赋装点一下门面——别以为这是很高深的东西,词这种东西为啥叫做词?它就是给固定乐谱添上歌词儿。宋词这玩意咱们觉得雅致,放宋朝就是流行歌曲罢了!所以李想崩溃的发现,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小娘子,比如杜十一娘,天上飘下来几朵雪花都能顺口唱一曲《莺啼序》……天,这是莺啼序啊!二百多字的超长词牌,这位小娘子顺口就给填出来了!这太可怕了。
不过显然,小娘子们眼里李想教她们的东西更可怕。天哪,什么长度面积体积,什么密度质量酸碱度?阿郎啊,奴奴实在弄不懂这些,咱们换点别的学成不成?
当然不成啊,李想脑子里这些知识最系统全面,当然要教这些,作为一个标准理科男的升级版无敌技术帝,李想对于基础科学的重视态度绝对不是别人能扭的动的。再说李想认为:诗词歌赋那些玩意,当日作为富裕人家的小娘子自然用得上,可现在,很显然,小娘子的首要目标是生存。不想落到只能把自己典给人家当小老婆或是降低标准随便找个人家嫁了的地步,就必须得有让人瞧得起的本钱!
在李想眼里,他教给这些姑娘的知识绝对是有用的,对她们日后的生活有帮助的,所以不管这些姑娘怎么哀叫连连,他还是下了死命令:不好好上学的,扣工钱。学得好的嘛……嗯,阿郎我最近正在研究保护皮肤的香脂,前几天给你们那几瓶你们不是都说好用么?其实我昨天才做了两瓶带香气的,还有一瓶儿混了胭脂色的,该给谁呢?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尽管光是阿拉伯数字就把小娘子们学的脑袋发晕,可一旦她们意识到学的东西听起来稀罕,可实际生活中确实有用,她们学习的热情就一下子迸发出来了。现在纸坊每旬第一天往外头出货基本不用李想管,几个小娘子算得清清楚楚的。出货量少是一回事,这些女孩子的学习能力强是最重要的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注1:襻膊:又称臂绳。古代的一种挂在颈项间,用来搂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私以为这种系法颇具美感,尤其当露出的胳膊曲线漂亮且属于一位美人的时候……许多影视剧里出现过这个东西,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图片。
☆、第二十四章
李想的纸坊生意目前只是一般,收支平衡都还没达到呢!不过李想并不着急,毕竟好多东西都在摸索阶段,产量小,销路也只是赵明诚给介绍的几家青州的文具铺子。这种情况正在改善,李想的纸坊造出的纸的质量实在是好,虽然价格高,可是奢侈品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走的撇脂路线,头次给几家文具铺子送过货之后,便有两家的掌柜的主动上门来谈长期供货的事情了。
商业谈判什么的根本不是李想能做的事情,这本来是个头疼的事儿,不过这群小娘子里年纪最大的欧温仪表示这种事情交给她就行了,于是她跟着李想跑到会客室,跟那干巴黑瘦的掌柜的噼里啪啦一顿侃,硬是把上等花帘纸的出货价从四十二文给抬到了七十文“丈人莫要哄我了,你哪里会赔?你把这纸拿了去,一张可裁十六笺,百张就卖一千钱。我们辛辛苦苦折腾半个月,还不如你随便裁几刀,丈人好歹也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