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翠微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翠微居小说 >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 第1439章 早朝议事

第1439章 早朝议事

第1439章 早朝议事

这世上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莫名其妙地就飞黄腾达,有人糊里糊涂地就家破人亡,还有人无缘无故地就官升三级。=*D0\0?·&小?说.?网%? ?~更°%新*最?快·×!

李世民一句话,陆清就从从七品的翊卫变成了正六品的昭武校尉,这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官升三级。

李泰急忙替陆清向陛下道谢,李承乾则目瞪口呆地愣在原地,嘴巴微微张开,眼神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上一世陆清用官服扫雪,替皇帝清理了几级台阶,然后就从翊卫变成了昭武校尉。

多少人望着台阶咽口水,这好机会怎么就没落到自己头上呢?

这个陆清的运气也太好了吧?真真的是羡杀人也。

再怎么说前世好歹也还扫雪了,还抽了几下台阶,这一世他做什么了?

纯纯的是人在家中坐,官衣天上来。这小子绝对是千年难得一遇的福星。

李泰心里也在纳闷,陆清这小子是吃啥长大的?怎么浑身都是好运?

李承乾才见他第一面,就又是给他官做,又是给他安顿住处,又是答应帮他找人。

父皇这连见都没见过,就只见了个人名,估计人名都未必记得住,就直接给他官升三级。

李泰当然知道父皇给陆清升官就是给自己面子,毕竟他把自己的奏章拱手让给李承乾了,总要安慰自己一下的。_h.u?a′n¨x`i!a¢n¢g/j`i!.+c~o^m+

李泰私下里也曾问过李承乾怎么对陆清那般的热情,李承乾给的答案也是看自己的面子,说陆清是他见到的第一个自己交的朋友,所以就特别关照了一下。

李泰悄眯眯地瞄了一眼李世民又瞄一眼李承乾,顿时感觉到很无语,你们爷俩直接对我好不就得了吗?怎么都打着对我好的旗号,然后好事都落到陆清身上了?

夜色渐浓,他们父子三人也各自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的早朝,太子殿下那封奏章甫一呈递上去,便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毫无悬念地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恰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

晨钟初响,大兴殿内文武百官肃立。

太子李承乾手持象牙笏板,立于御阶之侧,身姿挺拔,面容沉稳。

“有本早奏,无本退班!”齐忠抱着拂尘,一声高喊开启了早朝的议事模式。

“父皇,臣有本奏。”李承乾上前一步,声音清朗有力。

李世民目光微抬:“太子有何事奏?”

李承乾躬着身子,双手向前递出一封奏章,齐忠急忙走下高台,接过奏章又急匆匆地走回,将奏章轻轻放至在御案之上。

“臣请旨重造天下户籍。”李承乾话音未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优?品#小?o&说)`网%] a+无#??错.?<内#}\容§$

黄门侍郎王珪立即出列,沉声道:“陛下!太子殿下此议万万不可!贞观初年方定籍帐,今不过十载,岂可轻动?且去岁河东地震,今春关中大旱,正当与民休息,岂能再兴大役?”

站在李泰身后的吴王李恪,扭头瞟一眼李承乾又瞟一眼王珪,最后转正头恰好盯着李泰的后背。

王珪出身于太原王氏,现在是魏王李泰的长史,他反对重造户籍实在是没什么可意外的。

侍中魏徵紧随其后,肃然道:“管子曰:‘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今仓廪未实而先扰民,非明君所为。太子殿下年轻,恐未深知其中利害。”

王珪说话的时候,李承乾没有吭声,如果说重造户籍是与虎谋皮的话,那王珪就是其中的一只虎,人家不同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魏徵是以直言敢谏闻名于朝的重臣,他的话在皇帝的心里份量很重,李承乾不得不开口辩解一下了。

“父皇容禀。”李承乾不慌不忙,拱手道:“臣查阅隋末档案,大业年间天下户口八百九十万,而武德年间仅剩二百万。这消失的六百万户,除去战乱中伤损以及逃之山野之外,到少有十之三四沦为世家荫户。《贞观律》明令禁止压良为贱,然山东豪族仍蓄奴成风。范阳卢氏一门便有部曲数千,清河崔氏占田万顷,此非动摇国本乎?”

此言一出,山东士族官员面色骤变。

中书令杨师道见势不妙,出列调和:“太子殿下忧国忧民,其心可嘉。然重造户籍工程浩大,需从长计议。”

杨师道出身于弘农杨氏,为隋观德王杨雄之子,是关陇集团代表人物之一。

他不希望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